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竹马戏与台湾布马阵一脉相承 共谱唐宋遗音

2016-02-26 10:59 来源:闽南网 0

  同骑千年竹马 共唱唐宋遗音

  据专家考证,竹马戏是最早传入台湾的大陆戏曲剧种,起源于漳浦,历经数代传承与革新,依然在两岸拥有众多戏迷。如今,它的传承人希望找到更多散落在民间的两岸老艺人,携手传承和发扬这项中华民间传统艺术

  追溯渊源

  2月20日是农历正月十三。这天一大早,一批来自台湾的摄影发烧友,便蹲守在南靖县金山镇新村村关公庙前。他们翘首以待的是,即将开始的竹马戏表演。

  当代漳浦竹马戏改用“竹枝”代“竹马”。(资料图片)

  8时许,9个不满10岁的孩子“骑”着竹马出场了。竹马以竹篾扎形,外蒙绸布,贴着红、黑、赤、青等各色吉祥纸,糊制成马的形状。孩子们被打扮成昭君、番王、婢女等角色。在南靖竹马戏传承人林朝元老人的带领下,上演一出《昭君出塞》。

  竹马戏《唐二别妻》剧照。(资料图片)

  “台湾也有类似的表演,但经过多年演变,仅保留部分竹马元素。”陈鼎鑫是台湾新北市摄影学会荣誉理事长,过去几年他几乎拍遍了台湾所有的民俗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获知南靖山区还保留着竹马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便决定用镜头记录下宝贵的画面。

  竹马戏的前身是唐宋年间流行的“竹马灯”舞蹈。唐代开漳时,竹马灯随着唐人传入漳州地区,后来不断融入多种戏曲元素,逐渐从民间舞蹈演变为戏曲形式。因此,漳州竹马戏,素有“唐宋遗音”之誉。

  “相传200年前,泉州梨园戏班乘船遇险,被漳浦六鳌半岛的渔民救起,便留下教戏传艺,当地竹马灯艺人跟随学习了梨园戏的剧目和曲调。因此,漳浦六鳌半岛被认为是竹马戏的发源地。” 漳浦县竹马戏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张晓荣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市动物园:动物再温顺也有脾气 莫要太“挑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