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猴年精彩春节民俗回顾 这个春节你怎么过?
2016-02-26 09:36 来源:闽南日报
0
农历正月十一,“走水尪”民俗活动在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侯卿庵附近的渡船头溪中火热上演。随着鞭炮锣鼓声响起,60名全身“古装”的男子,分成5组,在河溪沿途,以接力方式分别抬起坐着“王公”“王母”和“五显大帝”3尊神像的銮轿,奋不顾身地飞奔在冰冷的河水当中。在冲水的过程中,銮轿忽上忽下,左右摇晃,溅起水花阵阵。乡亲们一年蕴积心中的情愫,都在这狂欢之日得到宣泄;一年劳作的艰辛,都在这美好的一刻得到补偿。“走水尪”民俗活动来源于千年古庙侯卿庵,“侯卿庵”建在“雄鹰展翅”风水宝地之上。笃信中国传统风水学的陈氏先民认为,抬上神像到村里各处巡安,能庇佑百姓平安。随着陈氏裔孙的外迁,“走水尪”祭祀活动也流传到了云霄、漳浦、龙海乃至广东、台湾等地。

正月十三云霄吉坂村“抢伯公” 江红 摄
在传统年俗里,过完元宵才算过完春节。赏花灯、猜灯谜,元宵之夜,在漳州市区的各个公园、大街小巷,人在穿梭,灯在交织。看花灯是人们过年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元宵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视觉盛宴。绚丽的花灯让夜色中的漳州古城分外妖娆,璀璨美妙,红红的灯笼映红了人们的脸庞,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夜空,空气里散发着吉祥的喜庆,幸福和睦的味道。人们把对新年美好的憧憬,都在那一盏盏花灯里默默诉说了。而很多人元宵节之后,就要各奔东西,明天无论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这个节日之夜彼此之间又多了一种祝福的味道。
或许这些别样的民俗仅仅是一种纪念或者祈福,但是,当我们在感慨传统节日的精髓已被无情消磨时,当我们在内心深处呼唤曾经那份年味之时,不经意间与这一个个载满乡愁的民俗相见,才发现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