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朝鹤堂鹤拳百余名传人聚首 师傅讲历史学员亮功夫

2016-02-01 20:24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2月1日讯(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通讯员 郑德鸿 文/图)百人齐聚为传承,一招一式见功夫。1月31日,漳州鹤拳朝鹤堂研讨会暨王仅老先生诞辰二百周年纪念活动在租来的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训练基地举行。朝鹤堂鹤拳传承人后代及学员共100多人到场参加。小学员们还进行了精彩的武术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漳州朝鹤堂鹤拳师傅潘建谭等人介绍鹤拳历史及拳法

漳州朝鹤堂鹤拳师傅潘建谭等人介绍鹤拳历史及拳法

小学员表演拳法

小学员表演拳法

学员进行鹤拳表演

学员进行鹤拳表演

  据了解,朝鹤堂鹤拳,又称洪家拳、战派双枝拳,相传系南少林弟子洪熙官所创。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洪家拳传人许枫来到漳州收门徒传艺,创办“朝鹤堂”。

  相传,许枫初来漳州时,在顶田下(现芗城第二实验小学位置)到桔仔市中间一处叫城守营的地方(已不存在),以补鞋为业。与别人不同,他钉鞋钉时不用铁锤,直接用拇指按下,铁钉便钉入鞋底。补鞋时需将皮拉紧,他不用钳子,只用手拉皮。其指力之大,令人惊奇。

  当时,许枫收范乌、王仅(也称王敬)、拐川、拐虾、及后人所称战叔等五人为徒。这五人后来成了有名的拳师,人称“五虎将”。许枫走后,他的徒弟将所学拳术传给后人。

  在研讨会上,朝鹤堂第五代传人潘建潭回顾了朝鹤堂的历史,向后辈们讲述朝鹤堂曾经的辉煌与沉寂。“就是要把我们这个拳种的历史,一代一代的历史,讲给学员知道。”潘建潭介绍,该拳种传自南少林,跟天地会有一定关系,很多动作是反清复明标志。因历史原因,1949年后,师傅们都没有公开教授拳法,很多人以为这个拳种在漳州已断代。

  2010年,为证明该拳种保持得很好,潘建潭开始组织传承人,最开始只有他与陈双云、吴家钟、韩文鑫、杨清江、陈加川6人。而据统计,当时朝鹤堂也仅有20多位传人,最年轻的43岁,最年长的63岁。

  2013年,朝鹤堂开始收徒手艺,以让拳种传承下去。短短两年里,已有学员约130名。潘建潭介绍,目前,学员们学得很好,多次参加省级武术比赛,赢得了100多枚金牌,100多枚银牌,100枚多枚铜牌,在福建省武术界小有名气。2015年第九届泉州南少林武术大赛还邀请他们的34个学员参加开幕式。

  11岁的梅雪是首个获得金牌的学员。2013年10月19日,首届省传统武术争霸赛在福建师范大学体育馆举行,漳州市武术学会白鹤拳分会代表漳州参赛,7名选手共获5金4银4铜。当时差几天就要过8周岁生日的梅雪是大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以一套“开凤展”拳术,勇夺12周岁以下儿童组“女子A组 鹤拳”金牌。

  “我现在已经学了十几套拳法,觉得很感兴趣,还会继续学下去。”因为喜欢,梅雪自2013年开始学鹤拳,每天很早就起来练。她说,学拳给她带来快乐,使她身体很健康。

  学员马承序自去年7月1日开始学拳。他觉得,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学武是件很好的事情,师傅们年纪也大,他希望,像他们这些十多岁的孩子,不要让这个拳种失传。

  “希望把这个拳种传承下去,不要断代,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拳种。”潘建潭也告诉闽南网记者,借助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的平台,他们将把朝鹤堂发展壮大,传承好鹤拳这一拳种,且打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泉“年味”满满“古早味” 盘点那些传统美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