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聚焦龙文区“两会” 2016年稳中有进打好开局年

2016-01-29 09:51 来源:闽南日报 0

  1月27日至28日,龙文区召开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龙文区委书记欧龙光在大会上讲话。受区四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戴志嵩作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总结2015年人大工作,明确2016年工作目标。区长胡栋良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2015年工作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明确“十三五”规划,提出2016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区委书记欧龙光参加代表团讨论

  区长胡栋良听取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的汇报

  数说二0一五

  全年预计完成:

  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增长13%;

  一般公共财政总收入13.9亿元,增长12.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亿元,增长15.3%;

  规模工业增加值71.5亿元,增长1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7亿元,增长24.5%;

  外贸出口5.4亿美元,增长4.6%;

  实际利用外资7101万美元,增长1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亿元,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43元,增长8.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9元,增长9.4%。

  荣誉“十二五”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区和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荣誉称号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全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65亿元,提升城市面貌和功能。全年完成征地3025亩、拆迁142万平方米,有24个项目完成交地,其中闽南水乡示范段用3个月完成55万平方米拆迁任务。宜居城市建设加快,投入13.2亿元推进23个基础设施项目,龙祥中路等4条道路竣工通车;东墩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投入运行。“美丽龙文”专项行动成果丰硕,实施23个项目,整治河道27.1公里,建设沿河景观路20公里,完成北溪郊野公园一期建设,新建城市片林2616亩;拆除“两违”面积53万平方米;关停胶合板污染企业1354家。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

  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政策,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2.1亿元。商贸物流持续壮大,完成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201.9亿元,增长27.2%,其中汽车销售额60.6亿元,增长15.6%;物流城纳入国家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盛辉公路港、永胜通冷链物流等大型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多点布局,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正式上线运营,“芒果帮”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发展,全区电商交易额26.8亿元,占全市25%。

  创业创新氛围加浓

  建立惠企政策审核兑现工作机制,出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累计减免税费1.2亿元,兑现惠企资金1.8亿元,办理40家次企业应急周转资金2.8亿元。全年完成规模工业税收6.1亿元,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10家,有58家企业实现产值上亿元、10家企业税收上千万元,大闽食品成为首家纳税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双创”活动活跃,举办中国钟表设计大赛、全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论坛等活动,新建7个众创空间。

  社会事业投入加大

  财政投入民生9.13亿元,增长39.8%;34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17.8亿元,占年计划183%。教育事业再创佳绩,市二实小景山校区、朝阳中心小学和幼儿园投入办学,漳州一中龙文校区等10个项目加快推进,实现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投用,市医院龙文分院、市第三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958套,安置房交付使用面积14万平方米。

  2016年:稳中有进 打好开局之年

  2016年,龙文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突出做好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集中开展“项目建设年”“生态环境建设年”“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着力城市建设 优化人居环境

  ①保持房地产健康发展态势,推进迎宾大道以北、龙江北路以西等5个地块收储,推动闽南水乡、建发、恒大、特房等37个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全年新开工面积90万平方米、销售91万平方米以上。统购16万平方米商品房作为安置房,加快消化存量;推进鸿浦豪园等13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力争交付使用面积45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市政府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续建联六线、联十一线、联东大桥等19条道路,建设东环城路、郭坑大道二期等13条道路,开展北仓路等4条道路前期工作,新建、改造农路26公里,力争全年有10条道路竣工、新增通车里程7.8公里。

  ③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年”活动,计划投资34.2亿元,建设49个生态环境项目。加大“水城”建设,加快闽南水乡景观区开发,建成印象水乡博物馆、水乡风情街等项目,形成富有闽南水乡韵味的漳州版“清明上河图”。

  着力改革试点 繁荣现代服务业

  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化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汇隆祥、天心天思等龙头电商发展,用好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芒果帮”跨境电商、“易田”农村电商、“易栈” 社区电商等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楼宇经济。

  ②活跃生活性服务业。繁荣商贸酒店业,推动明发广场投入运营,扶持万达广场做大做强,支持大润发、温德姆等大型商超和酒店娱乐业发展,推进宝岛埕打造台湾商品和漳州味特色街区,力争汽车销售额突破70亿元。

  ③拓展知识性服务业。加大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联东U谷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和图灵、鼓浪、碧湖创客小镇、易维通等空间主体组建“众创联盟”。

  着力转型升级 增强工业实力

  ①推动技改创新,培育龙头企业。投入技改15.5亿元,抓好2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

  ②强化产业主导,加大招商引资,针对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精密钟表,深化“大招商”机制运作。

  ③加大扶持力度,建好园区平台,用好该区设立的1.5亿元工贸企业应急周转资金和惠企基金等扶持资金。

  着力社会事业 促进发展成果共享

  ①实施创建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投资22.9亿元,办好2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②实施医疗卫生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全年计划投入1.7亿元,推进市医院龙文分院、朝阳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投用。

  ③实施文化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年计划投入1.1亿元,实施区体育中心等13个项目建设,推动区文化中心、博物馆建成投用。

  着力城市治理 创新社会管理

  ①开展城乡垃圾专项治理,构建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的城乡保洁网。

  ②开展全水系清淤除臭,新建10公里截污管网,突出抓好汽车4S店直排污水治理,强化源头截污;落实河长责任制,清淤疏浚16.2公里九十九湾支流。

  ③开展创建无违建镇村活动,力争拆违40万平方米。

  ④加大治乱,治理车辆乱停、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问题,推进镇改街、村改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市总工会昨召开十七届六次全委 (扩大)会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