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十三五 漳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审议
闽南网1月20日讯 未来五年,漳州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漳州人民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昨日,在漳州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漳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提请审议。“十三五”规划给大家描绘了未来五年漳州的发展蓝图。
明天,第三次团体会议将进行表决。如果通过,它将成为漳州全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也将真实影响着我们每一位普通市民的生活。
未来5年主要目标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增长,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
创业创新活力增强
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左右
城乡区域更加协调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以上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
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3.58%以上
改革开放率先突破
若干区域改革成为全省的排头兵
民生保障全面提高
贫困县全部摘帽,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等。到2020年,城市垃圾100%实现无害化处理。
实力更强
首提“分享经济” 推行漳州市民卡
造纸制品、建筑材料、家具家装、钟表机芯是漳州四大传统产业。造纸制品行业,从原来重点培育产业集群转变为重点鼓励龙头企业实施技改,淘汰落后工艺与设备。家具家装行业新增了支持漳浦建设家具聚集区,将规划建设漳州钟表产业园,推动漳州从钟表之城向钟表名城转变。
此外还首提“分享经济”,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将推行集金融、社保、医疗、交通等便民支付功能的“漳州市民卡”。
区域布局更美
宜居宜业还要“宜游” 建市热带植物园
在中心城区发展上,除了“宜居宜业”外,还提出“宜游”的发展目标,将加强古城保护建设,加速建成九十九湾“闽南水乡”。
计划利用天宝五峰农场规划建设漳州市热带植物园,利用天宝林场规划建设并申报天宝国家森林公园等。
城市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工程,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范畴,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采取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租赁补贴等形式改善住房条件等。
教育更公平
政府购买幼儿园服务 引导组建职教集团
基础教育:重点强调公平,计划建立政府购买优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机制,探索建立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管理办法,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等任教。
职业教育:计划启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新校区建设,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教集团,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漳州职业教育园区、古雷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龙轴技师学院等。
出行更方便
城区设公共自行车 厦门地铁延伸漳州
停车场:针对停车难的问题,将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楼)建设,力争中心城区每年建设4~5座公共停车场(停车楼),各县城每年建设1~2处公共停车场(停车楼)。推进中心城区达达通公共自行车工程,届时市民短途出行即可骑公共自行车。
城际交通:推进福厦高铁漳州段、港尾、古雷等项目建设。推动厦漳同城大道、厦漳城际铁路环线、厦门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漳州延伸段以及厦漳泉城际铁路1号线(漳州段)建设。
市政道路:未来五年,计划建设古武高速南靖段、沈海高速龙海至诏安扩容工程等。另外,将建设东山通勤机场。市区内,计划打通芝山南路、瑞京西路等一批“丁字路”,往西延伸北江滨路,改造提升北环城路,并到2020年,实现城区环城路闭环。
服务更贴心
公办养老院社会化运营
居家养老:符合标准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60%以上的建制村;全市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推动公办养老院社会化运营。
支持职业院校设置养老、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鼓励社会力量组建专业化护理员派遣机构兴办养老院、福利院。重点发展中心城区社区养老日间照顾中心示范基地。依托漳州资源,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建设漳州健康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健康基地。
医疗: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实现基层首诊、上下联动,建立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新建市医院、中医院高新区分院、环东山岛区域三级综合医院,一批医院进行提升。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院长选拔制度,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饮用水:十三五期间,将建设市区第二饮用水源,此前已确定建在南一水库。同时,规划建设漳州第三水厂,推行二次供水设施“建管合一”,以前由物业管理二次供水设施,未来将由供水企业代业主建设管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