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义诊活动走进平和贫困村 革命老区群众雨天走山路问诊

2016-01-16 12:47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月16日讯(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通讯员 林建立文/图)小雨纷纷,天有点冷,一切显得有些不方便,但热情与笑容洋溢着山里的这个小村庄。1月15日,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组织多位会员及漳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护士,一同到平和县大溪镇大松村开展义诊咨询公益活动。据当地群众介绍,这是解放后,第一次有医生到村里义诊,免费赠药。

90岁烈士遗孀江阿婆也到现场检查身体

90岁烈士遗孀江阿婆也到现场检查身体

当日百余名群众到现场问诊

当日百余名群众到现场问诊

  当日上午10点半左右,义诊队约20人到达大松村,已有很多老人在那等候。雨淅淅沥沥,地方又不大,显得有点拥挤,但大家都很热情。

  义诊赠药到村里  普及健康知识

  大溪镇大松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平和县级贫困村,有530户人家,人口数2239人,本土方言是客家话。

  据大溪镇大松村支部书记张永利介绍,目前,整个村约有1000人居住,最少时是在2009年,仅500多人在家。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经商、务工,住着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2004年,村里恢复完全小学,陆续有村民返乡照顾孩子,人逐渐增多。该小学现有学生170多个。

  大松村有个卫生所,群众有感冒、发烧的,乡村医生就上门服务。这次医生们前往义诊,大家都非常开心。“专家来义诊,群众热情高涨。因为有些疾病都是慢性的,是在我们诊所解决不了的。”张永利介绍,在村里,看病不难,村中心点辐射四周平均不到1公里,村组都通水泥路,就2分钟的车程。每年都有定期为65岁以上的老人做体检等服务。这次义诊,专家们免费看病、赠药,还可以给问诊的人指导,大家都很支持和期待。

  “给大家普及下健康知识,增长他们的健康常识,为他们做些实事。”漳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林丽琴介绍,下乡就是为了方便群众,老人家就不用出外问诊,毕竟这里相对偏远。同时,经介绍,可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及对保健的认识。他们也通过材料宣传,让大家了解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等知识,提高人口素质。

  村民走山路问诊  90岁烈士遗孀也来了

  义诊活动开展的地方是在峰寨组,大松村五个生产组中的一个,是该村庄的最尾端,靠近大群村。当日上午,有很多来自大群村的村民也专程前往看病、咨询、拿药。

  陈大姐家在大群村,陪着她婶婶等人一起过来。她看了喉咙,医生给她配了药。“医生来看,机会那么好。”陈大姐告诉闽南网记者,自打昨天听丈夫说有医生过来看病,可以检查身体,她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来。她们家离峰寨组有2公里路,道路畅通,但很陡,没车坐,只能走路。因山岭高,回去时得爬岭上去。

  90岁的江连是革命烈士陈金色的遗孀,丈夫牺牲时,她才22岁。江阿婆的儿子陈火行介绍,革命烈士陈金色生于1916年5月,1934年5月成为中共党员,曾参加游击队,是红军的老接头户,负责地下交通点工作,1948年7月25日,被国民党抓捕枪毙。据村民说,当时是江阿婆自己扛着丈夫的尸首土葬。

  “今天大家来,心头非常欢喜,感谢共产党。”江阿婆说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得靠翻译才能听懂。她的脚有关节炎,走不了,只能呆在家里,知道有义诊活动就让家人搀扶过来。看完病,她和大家交谈了许久,临回家前,还说了句话“红军又来了”,感动现场很多人。

  据估算,当日前往看病咨询的群众多达百余人,多是老人、妇女、小孩。中午时分,义诊队即将返程时,仍有老人家拄着椅子,被搀扶着都过来。

  这是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组织的第二场义诊活动,当日该研究会会长陈瑄等主要负责人也都到现场。据介绍,2016年,他们将到革命老区,举办更多义诊活动。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壮汉见同事老实 骗借10万获刑4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