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漳州主要工作:核电主体工程确保今年开建
核心提示 昨日,漳州召开全市经济工作、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工作会。
闽南网1月1日讯 漳州市委书记陈家东、市长檀云坤对2016年的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做出全面部署。
今年,漳州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工业、能源、城建、交通、服务业、生态、农林水、社会事业八大领域将投资2223个项目。值得关注的是,漳州核电主体工程确保今年开工,民生方面,全市要新增2800个停车位,全面开工建设厦漳城际轨道R3线。2016漳州主要工作
2016漳州主要工作
工业
年度计划投资1300亿元,力争建设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00个。重点推进龙文联东U谷、东山旗滨玻璃、长泰鸿星尔克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金龙客车、特殊钢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石化产业今年要完成产值500亿元,增长18%。确保今年1月15日前完成古雷整岛搬迁、征地、征海等扫尾工作,力争第一季度实现整岛封关运行。
能源
能源领域年度计划投资80亿元,加快推进中海油漳州LNG接收站、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沿海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漳州核电主体工程、古雷热电项目开工建设。
城建
年度计划投资800亿元
农民进城:“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率要力争提高到45%,五年要有近86万人进城。因此,要继续落实好店面落户、亲属投靠、二手房和未交付住房直接落户等户籍新政,开展进城农民保留“三块地”(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林地)试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逐步降低保障门槛,把符合条件的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今年要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1828套。同时,加快北庙片区预制板房改造,启动漳糖片区改造项目。
管网改造:更新改造城区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城市道路、供水管网各120公里,燃气管网80公里,今年漳州市区力争改造通气1万户以上。加快试点建设圆山大道、北环城路1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城市交通:实施达达通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建设10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配套3000个停车桩、3300辆公共自行车。新建停车楼(场)5座,今年全市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2800个以上,其中中心市区新增800个以上。
城市建设:“闽南水乡”示范段完成投资17.2亿元;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向各县延伸5~10公里,全市完成绿道建设130公里。房地产完成投资400亿元,力争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50万平方米。
城市环境:今年内消灭城市范围内所有旱厕。继续抓好无物业小区改造,重点开展挤占挤用地上地下居民小区公共空间专项整治,让属于全体居民的地下室、停车位、小区过道等公共空间“物归原主”。
交通
年度计划投资180亿元,加快推进海西高速网云霄至平和段、厦蓉高速漳州段改造扩建工程、沿海大通道等项目。
加快推进厦漳同城大道、联六线、东环城路等12条漳州市区重点道路建设,打通芝山南路、瑞京西路等一批“丁字路”。对接厦门地铁建设,启动漳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全面开建厦漳城际轨道R3线。今年新增更新公交120辆,新增线路6条、优化延伸6条。
服务业
年度计划投资260亿元,重点推动大乌山旅游综合开发、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龙海白塘湾国际旅游等项目建设。
旅游业要打造集百里花卉走廊、海滨渔家风情、郊野生态休闲、古镇古村探秘、乡土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打造“花样漳州”品牌,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形成旅游消费。
生态
重点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台商投资区排洪港综合改造工程,启动建设九龙江流域生态水系先行示范工程。
治水:开展为期三年的水污染企业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禁养区外471家存栏250头以上猪场标准化改造任务;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抓紧提出城中村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把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建筑弃土以及垃圾露天焚烧的整治作为重点,加大渣土车整治力度,加快消纳场规划建设。
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确保所有乡镇建成1个农村垃圾转运设施,实现村庄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所有乡镇实现镇区污水有效处理。
城市中心区绿化美化:抓好东立交桥拆后市民公园建设、胜利西路从西城大厦到北环城路段整治等。
社会事业
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重点抓好学校、医院、文化、健康养老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社会福利中心、“五馆一歌”、古城保护等项目。
教育:加快薄弱校改造,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新建12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2500个,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幼儿园;加快推进漳州市职教园区建设。
医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儿科、产科、精神卫生等薄弱学科建设,加快推进漳州市医院、漳州市中医院高新区院区、古雷医院等项目,力争全市新增床位1600张,卫技人员1000名。(海都记者 周杨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