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文化之旅”促交流 漳州哪吒鼓乐等表演获赞赏
闽南网12月24日讯(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12月18日至23日,漳州市关帝文化交流协会组织漳州文衡殿(关帝庙)管委会及传统哪吒鼓乐队、大鼓凉伞队一行38人到台湾交流访问。此行重在开展漳台两地间的关帝文化交流,哪吒鼓乐队和大鼓凉伞队进行的精彩演出,获得海内外嘉宾和当地民众的盛赞。
佛光山寺副主持慧伦赠送漳州市关帝文化交流协会一幅字画
大鼓凉伞表演
台湾高雄东照山关帝庙是台湾最大的关帝庙中的一家。受该庙邀请,来自漳州的参访队一行人前往参加大型关帝文化节大法会等活动。18日,参访队抵达高雄,受到了热情招待。19日早上7时30分,表演队就展开了演出交流,每到一个庙宇就表演一番,每支队伍各表演约15分钟。当日,他们共到高雄的7家庙宇进行踩街巡演。
“民众看到我们的表演觉得很新奇,跟他们的表演方式不太一样。”漳州文衡殿管委会主任王海西介绍,这次演出是大陆哪吒鼓乐和大鼓凉伞表演队首次到台湾表演,很多同胞也是首次看到。
王海西说,在台湾,没有大鼓凉伞这种民俗表演,当地民众展示的是蜈蚣鼓等表演。而哪吒鼓乐在当地叫“法仔鼓”。相比较漳州的哪吒鼓乐,法仔鼓的表演形式大同小异,除了节奏有区别,唱词比较快且没有舞蹈外,队员们都是站成两排。
漳州文衡殿管委会另一负责人林济民介绍,以前哪吒鼓乐是老人家口口相传的。现在,他们已经将唱段谱成曲,并作为一种记载。因为传统的哪吒鼓乐在脚步、打鼓、口唱等表演上较缺乏艺术性,他们将着重提高其艺术表现力。而此次赴台演出,他们已经在动作、阵势上有所改进。
据了解,哪吒鼓乐是明朝时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被成功申报福建省级非遗。参访队希望借此交流机会,在台湾找到关于此项“非遗”的官方文字记载,但由于时间仓促,便让台湾庙宇的同胞帮忙。
“我们这次的文化之旅还是成功的,确实是圆满。”林济民表示,精彩的表演令当地民众点赞喝彩,还让他们年年前往表演。
据了解,此次“文化之旅”中,参访队还去了台湾闻名中外的佛光山寺和著名观光胜地八卦山大佛寺等地进行表演交流。大家互赠代表性的关公文化艺术纪念品、书籍等物品。活动期间,当代关公画家、漳州市关帝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林耀勇还与台湾著名双管书法家大师萧季慧现场进行笔会交流。(图由参访队提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