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龙文区2015年征拆迁概况 九龙江北溪北岸见成效

2015-12-14 08:24 来源:闽南日报 0

  统筹兼顾 安置回迁温暖人心

  征地拆迁除了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供空间,从根本上来说更是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让群众安居乐业。征完地,拆完房子绝不是征迁工作的终点,只有让被拆迁的群众搬入新居,征迁工作才能画上圆满的句号。

闽南水乡启动区湘桥段正加快征迁

闽南水乡启动区湘桥段正加快征迁

  在全力推进征地拆迁的同时,龙文区始终将安置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今年,共有安置房建设项目13个,新建安置房面积达57.9万平方米,已有荣兴小区、后坂小区、进贤小区、东裕花园、樟山花园等多个安置项目展开回迁安置工作,截至10月底,共签订安置协议3169份、27.6万平方米。拆迁工作组告诉记者,拆迁户入住的安置房将毗邻成熟商圈、地段好、交通便利、安置小区内公共设施齐全,能满足村民生活、发展等多方面需求,让村民们住得舒心。

  此外,龙文区积极与开发商对接谈判商品房回购事宜,着力打通商品房与安置房转换通道,以加快安置被征迁群众。签署征迁协议的石仓村村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拆迁前就从石仓街搬出,按照产权置换的实施办法,他们一家三口每人将分得4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面积,剩余的可安置面积通过货币进行补偿。“征迁工作组此前多次到我家来和我们沟通,宣传好政策,关心我们村民今后的生活情况。”陈先生说。

  在锦绣碧湖征迁区一隅,一座淡粉色外墙贴砖的两层居住楼隐身于此,这里原是东亚冷冻厂的员工宿舍,被整修成集中过渡房,专门为帮助拆迁户中75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残疾、重大疾病等征迁困难户渡过难关,安置楼内厨房用具、卫生间热水器、娱乐场所等生活配套都专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一应俱全。楼前,几位佝偻的老人悠闲地坐在板凳上,眯着眼晒太阳,还有三三两两的老戏迷围坐在饭厅里的电视机前听着歌仔戏。“这栋过渡安置楼什么都有,老人家可以在这里做运动打麻将聊天,让他们安心过渡安置。”原冷冻厂厂长严海俄说。

  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既关系到项目征地的进度,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工作。

  龙文区在征迁工作中高度重视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对“双困户”在安置补偿时,实行产权调换,安置面积最低保障的办法。家庭人口3人以下的(含3人),被征收面积不足45平方米的,安置房面积为45平方米,不补差价;对70周岁以上的被征收人,每人一次性补助2000元,再另外给予每人3000元一次性自行过渡奖励;对低保户、五保户等,每户一次性给予3000元补助,再另外给予每户5000元一次性自行过渡奖励。

  为帮扶拆迁户中的困难群体渡过难关,各乡镇党委、政府通过调查摸底征迁困难户,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努力为征迁户解决生活困难。征迁组对于拆迁住房困难户,通过公示、逐级严格审核,争取拆迁住房困难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帮助拆迁群众联系租房过渡,大力宣传并落实货币安置和商品房团购等优惠政策。妥善做好安置工作,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使弱势群体能“搬得出、住得进”,实现和谐拆迁,对龙文区征地拆迁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龙文全速推进联十一线征迁工作

  截至11月30日,联十一线征地350亩,土地款、青苗款、水面赔偿款涉及农户约1150宗,已发放60%以上达到700多宗,建筑物涉及92宗3.3万平方米,已签订协议41宗约1.25万平方米。

  自联十一线(龙文段)建设部署会召开后,朝阳镇迅速行动起来,以打战役的决心,发扬“吃苦耐劳,速战速决”的精神,集中时间集中力量,30多名镇、村干部分成6个工作组于11月5日开始启动丈量工作,仅用短短的3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了征迁范围内沿线西洋、书厅、石井3个行政村土地和建筑物的丈量工作。郭坑镇启动联十一线项目用地征迁工作中,发现扶摇村后宅山顶上有一宗新建的75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建筑。经调查,该宗建筑系联十一线勘察设计单位现场踏勘后由本村村民供地,外地人员出资,并于近半个月内恶意抢建而成。11月5日上午,郭坑镇政府精心部署,果断采取措施,联合区两违办、区执法局、区国土分局、区森林公安等部门出动100多人予以强制拆除,有效震慑项目周边的违法抢建行为。

  据悉,今年1月,漳州市政府明确由龙文区负责国省干线联十一线龙文段,负责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路线起点位于与龙文交界的长泰武安镇珠坂村,途经郭坑镇扶摇后宅自然村,终点位于龙文朝阳镇西洋村琦岭自然村(与县道X501交接),并与在建的圣王南路顺接。该项目规划线路总长4.929公里,计划今年12月开工建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推行“垃圾不落地”保洁方式 大家来参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