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冬至是几月几日?冬至由来传统及民间习俗
导读:2015年冬至是几月几日?据悉,2015年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二)。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也是民间最重要的进补节点。冬至民间习俗“北方吃水饺,南方吃汤圆”,多地喝羊肉汤驱除寒冷。
冬至(网络图片)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民间古老而重要的节日。冬至又称“冬节”、“ 长至节”、“亚岁”等,在古时北宋的京城开封,冬至是朝野最重视的节日之一。
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冬至这天的开封城内,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换上新衣,摆设酒宴,祭祀先祖,来往祝贺。此日,开封城内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停止营业。《增补武林旧事》中说:“南宋过冬至节更盛于北宋,都人最重一年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丽,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烧香的人更盛。”另外,《咸淳岁时记》记载,北宋冬至节开封,三日内,店肆皆罢市,垂簾饮博,谓之“做节”。人们如此重视冬至,以至于把冬至的前夜称为夜除。可见,当时的宋人把冬至看得跟过年一样重要。
宋代冬至最重要的活动是祭天。《宋史》上说:“三岁一亲郊。”意思是,皇帝每过三年,在冬至日要亲自去南郊祭天一次。在民间,冬至则有祭祀先祖的习俗。《东京梦华录》中便有十一月过冬至,备办饮食、祭祀先祖的记载。《增补武林旧事》记载:这天祭祖用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当时,贵家富豪更是求奇,把馄饨做成各种颜色,且有几十种不同的馅,放在金银器中,谓之百味馄饨。人们还要舂米作粢糕,以祭祀祖先。除此之外,北宋开封人过冬至还有其他风俗,如迎日、戴一阳巾、荐黍糕、献冬至盘等。
宋人十分崇尚敬老和孝道。《增补武林旧事》说,冬至这一天妇女要献鞋袜于尊长。冬至日,礼拜尊长不同居常,一定要铺排家宴,向父母尊长行礼,媳妇要给公婆献履献袜。此外,据《梦粱录》记载,冬至日,在北宋的京城开封,朝廷要组织团拜会,开封的大小官员都要穿着崭新的朝服、驾驶车辆聚集到宫殿中,参与朝贺活动。同时,朝廷还为公家、私人的租房者发放三天的租金。
冬至谓之亚岁,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官府民间各自相互庆贺,一如年节,由于冬至时家家户户吃喝玩乐,到了春节,经济条件稍差的人家就显得财力不支。对于这一点,《醉翁谈录》中有所记载:民间多相问遗,至岁除或财力不及,不复讲此,盖谓冬至人多馈遗,除夜则不然也。所以,当时的开封城里就有“肥冬瘦年”之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