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支流沿线水葫芦占领河道 污染水体提供养分
探因:
桉树降低山地蓄水 影响污水净化
“水葫芦并不是让河水发黑发臭的主要污染源,它吸收污水中一些有机质,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官浔镇畜牧站一名工作人员认为,水葫芦泛滥,根源在于水体污染,要根治水葫芦,首先必须治污。而目前,打捞水葫芦是治标不治本。他认为,水葫芦泛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南溪支流水流量太小,“一方面是降水偏少,另一个原因是山区巨尾桉大片种植”。他分析,巨尾桉快速生长,需要汲取土壤中的大量水分,在枯水期表现尤为明显,“现在山里的小溪很多都干了,没有水汇进河里,水流不动,污染物自然沉淀下来,发黑发臭”。
这得到漳浦县环保局李局长认同。李局长认为,漳浦县境内,巨尾桉大规模种植,造成树种单一,山地蓄水保水功能下降,在枯水期直接导致河水水量不足,流动性变差,污水无法净化。
连日来,海都记者走访南溪支流沿线,发现官浔、长桥、南浦及赤岭,几十公里的山路,几乎全部种满了巨尾桉。
应对:
集中在3个村庄 近期将打捞
昨天傍晚,长桥镇镇长林惠明、官浔镇镇长朱艺辉接受海都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南溪支流的水葫芦集中区,主要在长桥镇友爱村、官浔镇春建村、康庄村这3个村沿线水域。今年至今,两镇政府都组织人手,分别打捞了两三次,累计花去50多万元。
林惠明称,水葫芦不断从上游流下来,加上南溪支流受到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水葫芦疯狂繁殖生长,这是泛滥成灾的原因。朱艺辉表示,水葫芦疯长拦不住,“打捞是必须的,可只是打捞终究不是个办法。”
林惠明说,他们正在跟漳州本地一家专业打捞队联系,双方谈妥合作细节后,近期将立即展开清理行动。“到时候,我们会跟官浔镇政府联系,联合打捞。”
对此,朱艺辉说,他们目前正在加紧制作标书,联系专业工程队,待招投标后,将立即上马打捞。
探讨:
养鹅吃水葫芦 是不是好主意
水葫芦捞了之后又长,治标不治本,困扰着2位镇长。
林惠明说,最近,有几个农户提出,鹅食量很大,喜欢吃水葫芦,可联系养鹅场放鹅入溪。“这种办法如果可行,是非常经济和环保的。”
不过,漳浦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王大队长提到,鹅一般不吃水葫芦根系,根系留在水中,水葫芦便无法根治。遇见大面积的水葫芦,鹅也可能“挑食”,水葫芦就除不尽。
漳州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李副支队长则表示,在溪中放养鹅,粪便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他认为,眼下治理南溪支流水体污染才是关键,“水质好了,水葫芦生长的养分就少了。”他建议,属地乡镇应该尽快打捞水葫芦,同时开展沿线污染源专项治理。
林惠明与朱艺辉两位镇长希望,市民如有妙计,欢迎提出来。您可以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告诉我们,我们将及时把“金点子”传递给2位镇长。(海都记者 肖和勇 陈青松 戴江海 文/图)
相关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