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市芗城区通北街道简介 幸福人居环境富民生

2015-11-18 09:56 来源:闽南日报 0

  改善人居环境安民心

  “这些房子基本上都过而立之年了,楼板一推就碎。”在一片预制板房的废墟上,通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道。

通北街道北庙、团结片区改造项目改造前的景象

通北街道北庙、团结片区改造项目改造前的景象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漳州市区建造了一批预制板房,主要集中分布在巷口街道办事处的新行街尾和通北街道办事处的团结、金源两个社区,另有一些零星的属当时企事业单位自建的预制板房,有三四十栋,许多楼房历经数十年基本已成危旧住房。以北庙、团结片区的改造工作就这样作为试点,率先被列入了漳州市区推进预制板房改造工作的日程表。

  “破旧漏水弱不禁风”是老居民对这些“70后”“80后”预制板房的“权威评价”。

  相关新闻:漳州芗城通北街道北庙团结片区改造项目投资9.1亿

  “病”到什么程度?团结新村33年老住户方奶奶最有体会。“每次楼上拖地,天花板就会‘下雨’。地板渗水严重时,我们都得拿脸盆来接。”不仅如此,在与方奶奶同栋的其亲戚家中,由于房体多年潮湿阴冷,白蚁已把家里的木质门窗啃噬得残败不堪,墙面上还糊着霉渍。“听到台风来的消息都会担惊受怕!”方奶奶回忆道。

通北街道北庙、团结片区改造项目征拆现场

通北街道北庙、团结片区改造项目征拆现场

  民之所盼,改造重建刻不容缓。今年春雨一落地,北庙、团结片区改造项目便开启。

  改造征收范围包括团结新村、北庙新村、市公路局机修厂等地块,占地约187亩,涉及居民户约1610户。区直机关、街道办事处、社区抽调45名骨干成立9个动迁组,确定挂钩领导、责任人员,集中力量,逐一突破。从6月份开始,征迁组人员实行“白+黑”“5+2”机制,挨家挨户讲政策、摆事例,100%入户、100%宣传到位。7月13日,征迁工作正式启动。位于大通北路与腾飞路交界处的工作指挥部就此没停止过忙碌,每天早8点至晚10点接待群众登记、咨询、确认、签约。

  为了确保拆迁户的利益,顺利推进改造拆迁工作,此次拆迁在安置方式、补偿方式、奖励政策等内容都经过多重审核把关,迁出的居民可采取货币补偿、产权调换两种补偿方式。截至11月12日,已有1538户签署协议,1414户进入封房阶段,征迁工作进入尾声。

  当然,有新房住的不仅仅是这些老宅子的居民。总投资3亿元的芝山庭园和漳华新村,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征地工作。项目位于市区学府路西北侧、大同村营后自然村地段,用地66亩,总建筑面积82143平方米,主要解决区政府引进漳州佰翔圆山酒店中涉及的征迁户以及本次征用到大同村民的安置。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市区部分区域明天7点起将停水 因供电线检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