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民间惊现一块唐代买地券 源自公元861年属墓葬品

2015-10-28 08:48 来源:闽南网 0
漳州一块民间收藏的买地券,让我们乘着时光机,重温1155年前的历史。

  追着千年时光 看看唐代买地券 源自公元861年,是福建目前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实物

  闽南网10月28日讯  漳州一块民间收藏的买地券,让我们乘着时光机,重温了1155年前的历史。

  轻轻撇开历史的灰迹,思绪缓缓回溯到了唐咸通二年(861年)。细细品读买地券上的文字,原来,它和当时漳州的官员王楚中有关。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教授郭联志称,这是目前福建省内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实物。

这块唐861年的买地券,是不是让你的思绪穿越到千年前?

这块唐861年的买地券,是不是让你的思绪穿越到千年前?

  到底,买地券为何物,又有什么用?

  这块买地券的收藏者是漳州收藏协会副会长郭榕飞。

  他说,当时发现这块买地券时,为之一惊,因为漳州最著名的金石刻文咸通碑的落成时间是咸通四年。而这块买地券的时间是咸通二年,早了两年。今年5月搬家,工人不慎将地券摔了一个角,让他心疼不已。

  买地券底部部分字迹已不清晰,需要借住手电筒的灯光仔细辨认。细读买地券的文字,原来,买地券跟漳州官员王楚中有关,他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长兼边防大队长和政府秘书长。所购买的墓地价格为“白银钱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券文告诫在墓主人安葬后,他人不得侵犯。

  郭榕飞认为,我国自古就有厚葬之风,但券文所谓的“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可能并不是实数,更多表示了对墓主人拥有墓地权利的尊重,同时也显示了为墓主人置办丧事的隆重程度。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教授郭联志称,唐代地券甚为稀少,迄今所知漳州地区发现两块砖质唐代地券,一块在芗城区、一块在漳浦县,另三块明代砖质地券出土于长泰县;泉厦发现的地券较多,但只有宋元时期地券。这份唐咸通二年的买地券,也是福建省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出土文物。买地券是用来确定墓主人对墓地的使用权利,所以必然涉及当时埋葬地的地名。这些地名对于考证当地的行政沿革非常有用。

  此外,海都记者获悉,福建博物馆也曾通过各种渠道,表示要收藏这块买地券。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老旧小区瑞景园:装不装燃气管道成了难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