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南靖 > 南靖新闻 > 正文

南靖七旬翁独居大山45年 有家不归就爱山里风光

2015-06-11 08:03 来源:闽南网 0
71岁魏清福闲时在山里走走,捕鱼抓鸟,看看山下曾经的家。

  叩问:山居岁月悠长,困难吗?

  “我喜欢住在山里,习惯了,自由!”魏清福笑意连连,说自己就是喜欢山里的生活,今年70多了,他还是喜欢像儿时那样满山跑,“我现在还动得了,在山里过得很舒服”。

茅草房是魏清福自己搭的,能够遮风挡雨

茅草房是魏清福自己搭的,能够遮风挡雨

  茅草房依山而建,就地取材,背靠巨石,老魏颇为自得,“都是我自己建的,5天就弄好了,很结实,台风天都不会倒,下雨也不会漏水”。

  房内不过三四平方米,一张简易床铺,一块木板就是餐桌。没通自来水,老魏引来山泉水;没通电,他买了不少蜡烛,还备了一个蓄电池,在房顶挂了一盏白炽灯,“用得很少,在山里一般睡得比较早”。没电了,他就到山下堂亲家充电。

  简陋的房里,一个挂钟、一本日历格外显眼,山中也并非无日月。“我70多了,现在过一天,是一天”,老魏说得淡然。

  这40多年来,老魏每天早起,在山里转转,回来煮点稀饭,浇浇自己种的菜。没事了,再满山溜达,抓野鸟,捕溪鱼、石蛙,换点零花钱。最让他自豪的,是门口种的那几垄玫瑰花苗,“收成了,我能卖2000多元呢!”老魏的眼睛笑得眯成一道线,仿佛钱已到手一般。

  在山里有没有感到孤独过,或者生病、碰到困难想求助?老魏想了想说,每天都差不多,好像没有碰到过,也不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好。

  前传:山下有家不归,为哪般?

  魏韫先说,老魏在山下土楼有房子,几次叫他回去住,他就是不下山,留在山野里流浪。

  有家不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梅林派出所户籍室,副所长陈旺根拿出一本泛黄的户籍册,“我们找了很久,就只找到一页关于他的信息,很简单,只有姓名,出生年,月日都没有”。

  陈旺根说,老魏出生于1944年,1967年因偷地瓜被劳改3年,户籍也注销了。等他出来,可能出于羞愧,也不回家,一人上山生活,这45年来,都没有户籍。

  魏韫先则道出了另一个缘由,老魏跟父亲不和。“他父亲非常凶的,经常打骂他。他父亲靠捕鱼为生,又喜欢赌博”,为了赌博,老魏的父亲还把小儿子给卖了,事后,老魏的母亲失望改嫁。直到1985年前后,父亲逝世,老魏才回家一趟送终。

  “我跟我父亲不好,不想回去”,老魏摸着长长的耳垂,仿佛还能记起儿时的疼痛。因为从小就喜欢在山里游荡,他改造回来后,决定回山里,靠山而生。

  后记:婉拒好人帮忙,不下山

  久居山里,村里人差不多都不记得有老魏这么一个人。

  今年,刚从广州回老家的魏韫先,在一次老人聚会上听人提起老魏,说他这40多年一直在山里流浪。“他还在啊?该70多了吧?”魏韫先担忧起来,“他没有医保、低保,这样太可怜了,万一哪天死在山里,都没有人知道”,他决定帮帮这个老大哥。

  作为村里老人协会的一员,魏韫先把老魏的情况反映给了会长魏立言,两人开始为老魏落户的事忙碌起来,找到了派出所。

  “他的情况确实很特殊,父亲过世,家里没人,母亲改嫁,弟弟卖给别人,亲戚都不给他落户”,梅林所副所长陈旺根说,他们后来协商,将老魏的户口挂靠到魏韫先家。

  户口解决了,身份证也有了,老魏很开心。按他的条件,完全可以到敬老院安度晚年,可他一口回绝,“我自己还会劳动,不想靠政府”。后来,老人协会在山下给老魏找了份看管祖祠的差事,一个月300元,老魏还是拒绝,“山上自由,我还能动,喜欢呆在山上”。

  倔强的老魏,让大伙很无奈。可他年过古稀,独居深山,万一生病了怎么办?老人协会和民警考虑,隔段时间就派人上山,去看看他。(海都记者 陈青松 白志强 通讯员 黄达泽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醉酒驾车载已烂醉好友 中途遇车祸“栽赃”对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