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南靖 > 南靖新闻 > 正文

南靖山城镇花山溪出水阴沉木 遭采挖数日

2012-12-16 09:43 来源:闽南网 0
连续数日来,九龙江支流花山溪坎仔头村段,都有一伙人开着挖掘机在溪中采挖“木头”。“挖那些烂木头干什么?”许多村民好奇,上网一查,原来这些人挖的是阴沉木,“听说很值钱,每吨可以卖好几万”。

1

昨日下午,岸边散落数根阴沉木,不远处的河道边,挖掘机仍在工作

  闽南网12月16日讯 连续数日来,九龙江支流花山溪坎仔头村段,都有一伙人开着挖掘机在溪中采挖“木头”。

  “挖那些烂木头干什么?”许多村民好奇,上网一查,原来这些人挖的是阴沉木,“听说很值钱,每吨可以卖好几万”。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发现,仍有一部挖掘机在持续作业中,此前已挖出十多根阴沉木。据专家介绍,花山溪鲜见出水阴沉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因可能破坏河道及河堤,南靖县山城镇派出所已制止此地的采挖行为。但天价阴沉木,究竟如何确定归属,仍存在争议。福建仁胜律师事务所曾晓明律师认为,“彭州乌木案”的判决或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现场】 已挖出十多根 被以破坏河道为由制止

  坎仔头村位于南靖往平和的山旧线旁,属南靖县山城镇管辖。采挖地点就在该村一河堤附近,一部大型挖掘机从上午便开始工作,两人在旁指挥。其中一位男子称,老板不在现场,他们都是被雇佣来的,挖掘机的使用费用为每小时250元,“前几天,附近就挖出六七根直径1米多的阴沉木,已经被老板卖到广东去了。”

  岸边和溪畔上,也堆放或散落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阴沉木。至于这些如何处理,男子表示要询问老板,但他拒绝透露老板的信息。

  一位村民说,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但因疯狂的采挖,河畔已出现一个个大坑,而且紧邻河堤,令他们很担心。

  因可能破坏河道及河堤,昨日下午,南靖县山城镇派出所已先行制止此地的采挖行为,并派人看守已经出水的阴沉木。不过,关于这批阴沉木的归属问题,目前南靖有关部门尚未明确。

【说法】 律师:天价阴沉木归属仍充满争议

  记者了解到,诏安县曾于去年出台文件,禁止在河道中盗采阴沉木。今年7月,诏安一村民在东溪挖出一根特大阴沉木,诏安水利局将该行为视为盗采,并将其收为政府所有(详见本报4月24日A22版、7月18日A5版报道)。

  今年11月27日下午,“彭州乌木案”在成都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后,阴沉木的归属问题再次引来众多关注。福建仁胜律师事务所曾晓明律师认为,案件目前存在以下“纠结点”:

  其一,乌木的属性如何确定?有人认为,乌木是一种自然形成、正在向植物化石转化的中间产物,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自然力量形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可认定为矿产或化石。但在目前法条中,矿产资源目录并未列入阴沉木;而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可见并不包括植物化石,更不包括还不是化石的阴沉木。

  其二,埋藏物的规则如何适用?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但对于乌木是否为埋藏物,存在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其是埋藏在地下的物品,属于埋藏物;也有人指出,“埋”和“藏”都属于人为行为,而乌木是自然形成,不属于埋藏物。

  曾晓明律师说,只有给阴沉木的法律属性下个定义,才能终止争议,而“彭州乌木案”的判决或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专家】

漳州阴沉木资源丰富

但花山溪鲜有出水

  漳州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林国洪介绍,阴沉木又称乌木。因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面上的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的状态下,在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成千上万年碳化过程,逐渐形成乌木。

  从花山溪坎仔头村段出水的阴沉木看,部分埋藏时间比较长,碳化程度较深,“这样利用价值就低,因为碳化严重后,一风干就会开裂”。

  几万年前,漳州带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因此,诏安、漳浦、龙海等地曾大量出水阴沉木。相比之下,花山溪则较少出水阴沉木,“但不代表埋藏就少”。这些阴沉木,对研究漳州早期地理、气候变迁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阴沉木价格持续增长,不同品相的价格相差较远:带虎皮纹、凤凰纹、水波纹、山水纹等品相上乘的,高达7万~8万元/吨。

□相关链接

彭州乌木案

  今年春节期间,四川彭州村民吴高亮在自家耕地发现了“乌木”,经专家评估价值一千余万元。就在他将其挖掘出土时,突然被镇政府责令停工,被告知“乌木”属国家所有。7月26日,吴高亮一纸诉状将通济镇政府告上法庭。调解失败后,11月27日下午,“彭州乌木案”在成都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双方围绕吴高亮是否发掘“乌木”、“乌木”是否在其承包地下、通济镇政府是否非法行政三方面进行了举证,尤其就乌木是在承包地下还是在河道中发现这一问题,双方争论不休。目前,吴高亮挖出的天价“乌木”,暂被成都市彭州通济镇政府保管。(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苏禹成 杨清竹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靖县一退休教师种出的这扫帚薯重达48斤
下一条:南靖发现300年前古堡 断壁残垣诉说郑氏繁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