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南靖 > 南靖新闻 > 正文

南靖九旬“西河伯”:人活着 就是要多做好事”

2016-03-03 10:10 来源:闽南日报 0

  每天早晨,南靖县金山镇河墘村92岁的老人吴西河都会在新建成的寨仔尾游乐园散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亭,都凝聚着他的心血。2014年,在吴西河正值90岁高龄之际,他将自己省吃俭用的40万元捐出,为村民建造一座休闲娱乐的公园。


吴西河(右)和村民在自己捐建的公园散步

  在河墘村,提起吴西河,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他们亲切地称他为“西河伯”“西河公”,对他多年如一日的善举如数家珍。

  1986年,吴西河退休后回到河墘村养老,闲不住的他经常走家串户,与老人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那时不少老人面临着无人赡养的困境,生活十分艰苦。”吴西河陷入了沉思,怎么才能让这些老人安享晚年?在吴西河的助推下,1992年河墘村成立老年协会,吴西河众望所归当选第一届会长。

  自从当上没有工资的会长后,吴西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建起一座老人活动中心,并设立老人福利基金,使全村600多位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到30至40元福利金。20多年来,他又先后为180多户家庭调解赡养纠纷、化解矛盾,成为老人维权践行者。

  多年来,吴西河还把自己的退休金和儿女给他的养老钱累计20多万元,陆续拿去资助生活困难的村民,让50多人通过办企业、搞养殖走上致富路。

  5年前,河墘村吴瑞坤、吴珠蓉夫妇家里只有一间破房子,吴西河拿出1.5万元帮助其办起木器加工厂。夫妇俩经过艰苦奋斗,现在已经建起300平方米新楼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村里香蕉种植大户卢子松,8年前一贫如洗地从江西来到河墘村,本以为从此将过上流离失所的日子,没想到吴西河得知他的情况后,主动提出借3万元给他发展经济。

  “如果没有西河伯,就没有今天的我。”凭着3万元起家,卢子松现在种植了300亩香蕉,有房有车,还成立了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出钱事小,重要的是他们本身要努力。帮助乡亲是我最大的快乐。”吴西河说。

  在吴西河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子女也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吴西河一家为家乡铺路造桥、建设学校,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重建累计捐款超过200万元。在吴西河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召下,河墘村村民投身公益的热情也高涨起来。

  2006年以来,吴西河先后被省、市、县政府、老年协会评为优秀老年协会会长、先进老年协会好会长、老有所为好老人等荣誉称号;2006年7月,他荣获福建省十大公益老人提名奖;2014年,吴西河的好人事迹还上了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人要知足感恩,多做好事。”吴西河说,他会一直做后辈们的好榜样,活到什么时候,好事就做到什么时候。(郭碧燕 黄宗铃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圆山九龙江上“圆梦” 倒影形成一个“圆”[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