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民生 > 正文

漳州交通执法队中的“老黄牛” 巧妙设伏打击“车贩子”

2014-06-13 09:34 来源:海峡导报 0

交通执法队伍中的“老黄牛”

▲漳州市台商区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队员在路上执法

交通执法队伍中的“老黄牛”1
▲台商区执法大队队长杨山水

  说他们是一群“老黄牛”,一点都不过分:这支由7名平均年龄54岁的交通执法者组成的队伍,在漳州台商投资区(以下简称台商区)辖区内,以他们的老练、诚恳,打出了一片天地。他们的存在,不仅捍卫了途经台商区境内国道的安全,也令一些“车贩子”(超限车辆、非法营运车辆车主)闻风丧胆。

  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建设局局长陈溪南眼里,这是一支很放心也很难得的队伍。

  也正是这群“老黄牛”的不懈努力,2013年,台商区执法大队被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评为“优秀大队”。

  巧妙设伏 有效打击

  台商区执法大队队长杨山水,每天要用对讲机指挥队员们布控、与超限车辆斗智斗勇。“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注意安全。”每次队员们在执法检查时,杨山水在对讲机里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超限车辆、非法营运车辆,他们在遇到执法人员或执法车辆时,会拼命逃跑,这时如果强行打击,肯定会发生意外。”杨山水说,这么多年来,他带领的这些“老黄牛”们,已经掌握了一套有效的措施。“首先我们要借助地形,巧妙设伏。”杨山水说,一般节假日前一天,是非法营运车辆最为猖狂的时候,“5·21事故发生后,台商区执法大队应漳州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的要求,加大对长泰到厦门的非法营运车辆专项打击力度。当时我们就借助324国道角泰路口段修路的有利地形,对非法营运车辆形成夹击,这样不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还能保证执法的安全”。

  谈到执法安全,杨山水说,不仅要考虑到执法人员的自身安全,更要把被执法者的人身安全纳入考虑范畴。

  前车之鉴 引以为戒

  “老黄牛”不是简单的年龄数字相加,更是经验、基础的积累。每次国内其它城市发生执法事故时,陈溪南都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杨山水组织所有队员学习讨论,引以为戒。

  今年5月4日晚,河北武安市永峰公路一治超站,涉嫌超载的货车车主侯某拒绝检测后,遭执法人员开车碾死。报道刊登后,执法大队的队员们,立即进行有组织的学习讨论:把报道内容打印出来后,每一名执法人员(包括协管员)都认真阅读,他们要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5月17日《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报道了一篇题为《山东公路:“隐藏”的处罚》的报道。在这则报道中,有一个画面引起了杨山水的注意:一名执法人员半靠在执法车内,翘着脚数钱。“作为执法人员,出现这样的行为确实不应该,我看到这篇报道后,第一反应就是希望我的队员们引以为戒,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为了防止部分执法队员私下与车主联系,杨山水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再加上一条——要求每个队员,每个月必须将自己的手机通话记录打印出来。“从他们的通话记录里,我就能分辨出哪些人员存在违规行为。”杨山水说,虽然这一招有点“狠”,但“渐渐地,队员们也认可了这项制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乘11路公交按铃下车 司机不停还埋怨不早按
下一条:工人没系安全带6米高处坠下 调查:缺乏安全意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