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患癌后儿放弃城里饭碗 回华安开心当“羊倌”
父亲患癌后,儿放弃城市饭碗,回小山村放羊
我叫邹志勇,和妻子开心当“羊倌”
我叫邹志勇,和妻子开心当“羊倌”
谷雨那天,漳州华安高安镇一片细雨蒙蒙,我和妻子海燕还必须到羊棚里帮小羊们顺毛。在村里人眼里,我已经是第3个年头做这样的“傻事”了。我本来在厦门有一份“体面工作”,领着月薪当白领,可我偏偏辞职,回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当起了“羊倌”。
2005年,我从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在厦门一家公司当白领。海燕是龙海人,毕业于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当老师。结婚后,我们俩的工资加起来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生活宽裕。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我的父亲突然患上食道癌,他的病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压力。好在海燕是个体贴的妻子,她对我说,她想辞职回家,帮我照顾父亲,让我不用操心。
这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姑娘,来到了小山村,洗衣做饭、种菜、养鸡鸭……样样做得很好。紧接着,我们的儿子出生了,给我带来了无限希望。
2012年,父亲渐渐体弱,我也毅然选择了辞职回家。村里很多人风言风语,觉得你读了书,怎么没留在城里?我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但是,生病的父亲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他鼓励我放手去干。
我想的是,给人家打工总是一时的,我还年轻,应该闯一闯。只有创业才是永久的,我要当自己的老板!
一个朋友到家里作客,说到近几年羊肉的销路很好。一句无心之语,让海燕和我动心了:是呀,高安雨水充足,植被一年四季常绿,非常适合养羊,况且家里有空闲的地可以搭羊棚。
我们商量好:养羊,就养纯吃草羊,绝不用饲料喂养。投入好几万元,我到外地买来30只母羊和1只公羊,正式当起了“羊倌”。
养羊还真是不容易。羊儿有得吃,就很乖很听话,没得吃,你一转身它就跑没影了。还有,临时搭盖的羊棚一点儿也不牢固,家附近的青草,竟然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被羊儿啃得所剩无几。我这才意识到,没有备足功课,事情做起来远比想象中困难很多。
我开始查阅资料,发现羊棚必须具备通风和保暖两个条件。把羊圈到山上去,既能解决吃草问题,通风性又很好。我搬了几千根木头上山,足足用了半个月,才把新羊棚搭好。我还加入养羊专业户的群里,每天关注有经验的同行传授的各项技术。
如今,我的羊群已经发展到了100多只,每年繁殖两次,年出售约100只,年营业额有十三四万元。去年,我还在平东新村建了一栋新房。
每天清晨5点多,我还是要赶着羊到处吃草,一天走四五公里,来回3个多小时。而海燕负责照顾母羊,也要早早起床挤羊奶,送到镇上30多户订奶户家中。
我总想着,这是自己的事业。现代人要求绿色饮食,我要养,就养原生态的羊,从农田直接到餐桌!
人物名片
姓名:邹志勇
妻子:郑海燕
年龄:31岁
出生地:华安高安镇
特点:白衬衣,戴眼镜,很文气
(海都记者 杨江参 胡婧 田米 通讯员 阿彬 黄琼 力凡 实习生 吴智明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