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版德国马克现身华安县档案馆 或是华侨从国外带回

闽南日报   2017-09-18 07:57

­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使用,德国马克同年7月1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至今还是有不少德国人怀念“马克”。日前,华安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库房时,发现了一张德国马克。有关钱币研究人员认定,它就是一战前、1910版的德意志帝国发行的1000元纸马克。

­  福建省钱币学会理事、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林南中说,德国马克曾经是世界的主要货币,很有可能是华侨从国外带回漳州。这张马克长宽为189mm×110mm,正反面全部是凹凸硬印状,上下方打上一串红色的编号,都有老鹰的形象。纸钞正面有“Reichsbanknote”“Berlin,sen21.2lpril1910”等字样,交代它为1910版的马克,由德意志帝国银行在柏林造币厂设计。纸钞的反面,正中间是一幅图案,两个女神环绕着一只头顶皇冠的黑色雄鹰。这只老鹰的心脏部位,再画一只缩小版的雄鹰,两只爪子和喙印制为红色。

­  这张马克见证了德国人对雄鹰的情结。在德国,雄鹰始终被看作是圣洁的神鸟,人们相信它会给德国带来幸福、恩宠和力量。相比较中国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德意志的皇帝将自己定义为罗马鹰神“朱庇特”。中国的皇帝登基即是“龙袍加身”,德意志皇帝也有“鹰袍”。同样的,雄鹰形象被德国融入到国徽、纸钞和硬币中。只不过,雄鹰的样式,在德国各个历史时期有所变化。在《德国之鹰》一文中所述,“1433年双头鹰被西吉斯蒙德所采纳,双头鹰成为德意志皇帝的标志……在1871年至1918年间,鹰的式样被至少改变了两次,最终为一个写实的帝国之鹰,头戴神圣罗马帝国皇冠,头朝右。1918年到1933年间的魏玛共和国保留了先前国徽的帝国之鹰,但移除了君主制的象征(王冠、颈圈、普鲁士的盾徽)。仅为一只头朝右展开翅膀的黑色雄鹰……”可见,这张德国纸马克应该是在1910年到1918年间,由德意志帝国银行负责生产。

­  作为德国早期的马克,它还见证德国过去货币发展的一段历史。《德国货币史》一文中所述,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并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前,德国境内有31家中央银行。每一个独立的邦国均可发行他们自己的纸币。1873年开始发行德国马克,史称金马克,逐渐取代统一前各国的货币,统一货币在1876年结束。1914年一战爆发后,德国大量印制纸币以应付战争,这种马克纸币不同以前,由黄金储备作保障,史称纸马克。1918年,德国战败后负担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因此不得不靠印发纸币来维持政权。进入20世纪20年代,纸马克贬值加剧,成了废纸。1923年,发行列登马克,即地产抵押马克,由国家工业和农用耕地作抵押保障,一个列登马克等于原来的一个金马克,等于1000000000000纸马克。1924年,发行国家马克,与列登马克比例为1:1,列登马克仍继续使用。1924年的国家马克一直使用到1948年,与国家银行一同灭亡。(记者罗培新通讯员杨志能苏春红文/图)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诏安官陂:聚力整治人居环境 干群共绘美丽
  • 漳浦县委书记一线督导南溪流域水质提升工作
  • 养殖转型升级 漳浦在行动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