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华安县“绿富美”发展之路 铸就“金山银山”
在绿水青山中铸就“金山银山”——探寻华安县“绿富美”发展之路
举目满眼绿,移步皆是景。日前,记者一行驱车沿九龙江北溪往华安方向前行,目之所及,浅绿、深绿交织的山峦与潋滟的北溪波光相映成趣,可谓美不胜收。作为漳州目前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一直以来,华安坚持生态立县,倾力绿色发展,同时,不忘立足良好的生态基础,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富美”,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铸就“金山银山”。
利水村新建的江滨公园一瞥
绿色引领生态农业变身“摇钱树”
在华安县华丰镇下坂村农民黄明发的桃园里,记者于一片泛黄的杂草丛中见到几棵齐人高的桃树:嫩芽新吐、花苞待放。杂草尚不能在此前的寒潮中“幸免”,为何这些桃树能“躲过一劫”?“我采用纯有机种植,不施化肥、农药,不除草,果树‘体质’好,桃树根本不受去年寒潮破坏。”一旁的黄明发得意地说。
不仅如此,在他的果园里,一些在普通果园里闻所未闻的器械、肥料也让人眼前一亮:杀虫灯、粘板、挪威海藻素、微生物菌肥……这一切源于生态种出的水果自然能卖出好价钱。“去年的柑桔,别人2元卖不出去,我的卖4元,还供不应求。”黄明发自豪地说,“每年果子还没成熟,就已被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预定光,而且价格较普通水果高出两三倍。”
尝到甜头的黄明发不仅把生态果园发展到四五百亩,种有桃子、柑桔、柚子、杨梅等各类水果,还成立了集种植、销售、观光及植保服务为一体的凡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黄明发的“有机之路”是华安县发展生态农业的缩影。近年来,华安以绿色为引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高优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像黄明发这样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的人不在少数。在华安东部、中部和北部,已形成以有机引领、绿色为引导的特色茶产业,年产干毛茶1.6万吨,产值16亿元;在西部形成以花卉苗木为主的新兴产业增长点,目前花卉苗木种植3.9万亩,产值3.2亿元;全县林下种植面积达6.45万亩、林下养殖7.6万亩,创林下经济产值6.87亿元,获评“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建设县”。
环保把关工业转型助力“绿色”新引擎
再走进华安正兴铝车轮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前后,绿树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车间里,地板干净、没有烟尘、没有机器轰鸣,机器人正有序地进行锻造、填压等一道道工序的操作。公司总经理魏隆谊介绍:“为了营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环境,厂房的地面特意采用环氧树脂等环保材料制成,不积粉尘。”
传统的钢制车轮“迈向”高科技的铝车轮,则是正兴集团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核心环节。用铝合金材料替代钢既环保又节能,同钢制车轮相比,铝车轮不仅免去了上颜色、酸洗涂装等易造成污染的环节,还有利于回收利用,“钢要加热到1300℃才能融化,而铝只需加热到710℃,就可以融化再利用。”魏经理解释。
绿色环保的发展之路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额外收益。“铝车轮寿命比钢圈车轮长5倍,附加值高,毛利率可达45%,是钢制车轮的3倍。自去年投产以来,公司订单不断。”魏经理兴奋地说。据了解,相对于钢制车轮,铝车轮虽成本较高,但重量轻、易散热、磨损小、使用年限长,性价比更高。
除了正兴铝车轮有限公司,华安开发区还吸引了利胜电光源企业等一批节能环保型企业入驻。作为华安县发展工业的主战地,该区一直以大生态规划为引领,以建设“园林式园区”“花园式工厂”为目标,同步推进项目建设与生态建设,目前,已投入上亿元进行园区绿化美化。下阶段,开发区还将加大绿化投入,做好道路绿化的同时,在工人活动多的地方建公园,营造更加优美的环境。
同时,华安严把项目落地“生态关”,牢固树立“不考核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绿色GDP”的意识,各相关部门同时“发力”,逐一审查欲落户开发区的项目。“企业只有通过环评这道‘槛’,才能获得入驻‘通行证’,很欢迎低碳环保、能效高等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入驻。”华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建阳说。
美景迎客乡村生态游念活“致富经”
当记者来到华安县沙建镇利水村时,只见村庄错落有致,漫山郁郁葱葱。村里的江滨公园修了400米的休闲栈道,人行其中仿佛置身山水画卷。“由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春节来此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在,很多厦门的老板都到村里买地建别墅。”村长郭少聪表示,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垃圾成片、污水横流。
为了改变往日的“穷山恶水”,华安围绕“休闲旅游、现代乡村”定位,突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谐富美乡村”。在华安新圩镇,各村开展村容整治,除了统一收集垃圾,还建了污水三级生化池,把村里散落的污水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村庄变美了,各村就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旅游,在旅游的带动下,村民的腰包也慢慢变鼓了。”
华安发展生态旅游的另一个典型就是官畲村。2015年,官畲村按照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突出畲族文化打造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寨的思路,投资1500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完成风情广场、文化广场、文化陈列馆、文化长廊、芹官线旅游道路和村容村貌及环境整治等6个项目建设,组建了畲族歌舞表演队,发展了一批民宿和特色餐饮农家乐。
如今,一进官畲,浓郁的畲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座座富有畲家文化韵味的新房伫立在青山茶园中,鸟儿欢快地啼鸣。今年农历正月十二,官畲村一年一度的“请火节”吸引了厦门、漳州、泉州等地数千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据了解,去年华安接待游客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5亿元,均增长20%以上。对于旅游的未来发展之路,华安已经做好规划。华安县旅游局局长郭美建向记者介绍道,华安要打造“一轴、一心、两翼”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轴即以九龙江为主轴;一心指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两翼指东翼和西翼,华安东部称东翼,可依托华安土楼文化、茶文化、高山族文化等发展文化生态旅游,西翼指华安西部,可依靠贡鸭山景区、合春景区、高石景区等打造原生态旅游区。(记者 许建平 刘婧 郭涛 通讯员 黄阿彬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