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高山族湿地公园 古樟溪流小桥构画富美乡村
古樟、小桥、溪流、花草……2月29日傍晚,在华安县沙建镇沙建村高山族湿地公园里,村民三两一群,结伴来这里散步、休闲。
沙建湿地公园一瞥
沙建村背山临江,地理位置险要,放楫南下可抵浦尾、海澄、月港,北上漳平、永福等地。陈元光的部队凭据这些要道平寇开漳,马岐当年曾是放牧养马场,朝营自然村曾是大部队的演练大本营。
“这里原先是一块洼地,有10多级台阶延伸下去,每当九龙江北溪发大水,村民通过被淹台阶级数来判断洪水量。”在一棵高大的古樟树下,村党支部书记郑惠清介绍说。
枝繁叶茂的古樟树如伞似盖,为福建古树名木,有1307年树龄,可谓饱经沧桑,如今,人们用一根根钢管支撑着它。郑惠清说,樟树高40多米,树干壮硕,六七人手手相连才合抱过来,被掏空的树干里面可放下一张八仙桌。
沙建村总人口3533人,多数姓郑,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郑樟”。2014年,沙建村被确定为县级“富美乡村”示范村,许多村民提议,在这古樟树周边建设湿地公园。
郑惠清说,古樟树不远处有一片古村落,有百年古街、古厝、古泉井,附近又有青铜器时代人类活动聚落址——包林山遗址、朝阳自然村的唐军遗址、风柜岭兵寨、正方形城堡垂裕楼、明朝郑氏宗祠崇本堂、下尾的碑堀古渡头等历史古迹遗存,加以保护性开发建设,可以成为富有乡村特色的公园。
2014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村里首先对古樟树采取支架保护固定措施,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三化池处理设施、沉淀池等配套设施建设,配套假山、喷水池、夜景灯及景观绿化,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及文化广场等。
“前几年,这里还是条很脏的臭水沟。公园建成后,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很干净,大家都喜欢来这里休闲。”村民郑大爷说。
“下阶段计划投入约200万元,对古村落进行整治,使之成为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的综合性乡村公园。”郑惠清说。(黄阿彬 陈佳平 黄建和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