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华安 > 华安新闻 > 正文

华安县马坑乡文华村:念好“山字经” 走致富路

2016-02-14 07:24 来源:闽南日报 0

  华安县马坑乡文华村——念好“山字经” 种下“摇钱树”

  2016年春节,记者回到家乡华安县马坑乡文华村,享受一年一度团圆的喜悦,也近距离接触一批“新农民”,他们的人生轨迹映照出家乡的变迁,更折射出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盼。

  靠山吃山

  走致富路

  正月初五,返程在即,阿坤走村串户去搜罗食材。“炳叔,节前说好的20只鸭子明天你得准备好。”“阿珠婶,您的笋干今天就可以带到我家来。”

  阿坤在漳州开店,卖农家食材,三年开了三家连锁店。“现在讲究绿色健康,家里的这些菜天然有机,在漳州很畅销。”阿坤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靠山吃山,家乡丰富的食材给了我致富的条件。”在一番打拼下,阿坤开上了小轿车,在漳州也买了一套复式的房子。

  “现在路好,村里私家车多,寄货很方便,客人今天订货今天就可以收到货,做我们这行的,供货渠道很重要。”阿坤感慨,以前家里往漳州寄个东西还要跑到隔壁镇,有次家里寄新鲜的土鸡土鸭来,辗转一天,接到的时候都已经不新鲜了。

  阿坤的店越做越红火,食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个冬天,我挖冬笋挣了近一万块钱。”六旬的福伯说,他有30多亩竹林,今年冬笋几乎都供给了阿坤,“春节后,春笋就冒尖了,还可以卖些钱,我把去年笋干也都卖给阿坤了。”

  阿坤回忆,小时候老师问梦想是什么,他脱口而出:“为家乡做贡献。”没想到,在不知不觉间他竟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今年,阿坤打算跟村里几个农户合作种植蔬菜。“只种当季蔬菜,顺应天时地利。山里的空气清新,山水清甜,日晒太阳,晚沐寒露,菜特别好吃。”

  接轨旅游

  期农家乐

  正月里,走在文化村水泥路上,两旁灯笼点缀其间,朝雾夕岚,鸟语花香,别有一番年味。村庄四面环山,溪水潺潺,山野清新,仿若世外桃源。

  “我今年不想出去打工了。”90后的陈杨星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晒着太阳,眯着眼跟父亲商量。

  出门打工,回家建房,娶妻生子,这曾经是陈杨星这样“新生代”农民的人生轨迹。但随着乡村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让“陈杨星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打工不能一辈子,不然老了咋办?还得有自己的打算。”陈杨星跟父亲说着自己的计划,“按照规划,马坑乡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业,这几年种花、种菜形势不错,今年可以在家里发展这些产业。以后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来这儿的游客肯定不少,我做菜手艺不错,可以开个‘农家乐’,收入肯定比打工要高,最主要的是可以照顾到家里人,你和妈年纪也大了。”

  在一旁的父亲听着儿子的打算,一边赞同说:“也好,今年你在家里,年初跟着叔叔婶婶学习一些技巧,积累一些田里知识。等到茶收成时,跟着我学做茶,农民最重要的是要学有一门手艺。”

  “上半年我打算先进行小规模的蔬菜种植,比如四季豆、油菜等,蔬菜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陈杨星忍不住跟记者聊起他的愿景,“今后我还打算发展花木产业,跟乡村旅游接轨起来,实现我的‘农家乐’。”(记者 陈晓云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华安县县城中心区新增县医药公司片区等征迁范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