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华安 > 华安新闻 > 正文

华安县高安镇东溪窑遗址 古窑瓷韵话百年沧桑

2016-01-18 08:50 来源:闽南日报 0

  海丝十万里路,东溪五百年窑。

  东溪窑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中国名瓷漳窑的神秘面纱。它是古代中西方海外贸易和文明交流的重要佐证,也是我国明清瓷器制作工艺研究的文化资源宝库。东溪窑的窑烟虽然已飘散在历史的天空,却在海丝路上谱就了古瓷之国粹韵味的传奇。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着这首歌就想起那些旧时青花瓷,柔美,婉约。然而它们并不与我隔江千万里,就在华安县高安镇三洋村,距县城不过50多公里之遥罢了,且寻它的源头而去。

  距古窑遗址还有些许距离,停车路边歇息。刚一下车就发现一块青花瓷的碎片静静地搁在我脚边,沉着而古朴的幽蓝在阳光下微微闪着光芒,像是在提示着它此刻的存在。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手心里,拨去沾染在上面的黄泥,微凉,润泽如玉。恰巧这块残片,围着一个“玉”字形成一块圆圆满满的“玉”。这个玉字并不规矩写就,偏偏要把玉的点往右边角上点去,颇有故意飞花溅玉的势头。它是绘制者特意留下的记号呢,还是记录某窑某类器型的记号?但此时我只想一厢情愿地认定它表明的就是它自己。玉石的形成大多是来自于地底深处的被高温熔化的岩浆,当高温的岩浆从地下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成坚硬的石头,历经一段我们无法触及的时光,石头里的某些元素经过结晶而成了玉。从某个角度来说,手心里的这块时光碎片,也就具有了玉的某些特征。

  大象无形。泥土的形态变化万千,特别是这些有着清白之色的高岭土,闽南人称之为“碗土”。它们只要给予一汪清泉,可使之软韧婉转而成绕指柔;给予一把火,亦可使之在烈焰中焠炼出玉骨铮铮。这样一把泥土,赴汤蹈火而涅槃重生,称其为“玉”,怎么看都觉得它名副其实。

  这块“玉”应该是文字款青花碗的底部,其边沿上不规则的裂口在数百年的冬霜春雨中已磨去了锐利,略显光滑。摩挲着它时,仿佛还可以听到它身体分离迸发出的一声脆响。不知道在我之前,隔着辽远的上世纪,于它时间的尖儿上,曾经也一样地被谁放在手心里,细细地端详着。或许是在运送过程中,不经意间它被迫与同伴分了开来,以致摔成残片,引起一阵可惜的叹气;抑或当它从窑里被取出时,出现了什么样的瑕疵而使制作它的人满怀希望落空,在懊恼之下把它摔碎而置之不理。在漫长的岁月里,总有一些什么会被遗忘会被弃置。它的形状已发生了变化,豁口或是碎裂,其质地却不曾有过一丝的改变。当年的平淡无奇,而今已被时光之刃雕琢成绽放异彩的文物珍品。

  遍地的古瓷片是散落在大地里的精灵。我们同行的几个人分散开来,在林下和茶园里寻宝。在这里随意走几步,就能遇上几片宋词的婉约;顺手一挖,便是几缕唐诗的风韵。我很喜欢当地文化站长老邹收藏的一个小酒壶:王维的《山居秋暝》以行书的形式散发着蓝荧荧的光泽,再配上白底的坯,色调内敛而清新,像山间秋月夜,宁静淡远,诗与壶两者相得益彰。小物件蕴含着大空间,它结合着诗的空灵意境,借文化的力量穿越时空的阻隔,让我们见识到古人的独具匠心和他们高超的技艺。于是我埋头苦寻,终是无缘而徒劳。想来老邹得此宝贝也是不容易的,他遍寻古窑址遗迹,几十个寒暑皆往来于大山之间,得之纯属意外,却也是情理之中,遂释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曾与一首词相遇,却得到了几株春兰秋菊,三两只荷塘白鹭。虽然都是残片,可也很容易就满足了我这点儿喜欢小情小调的小心思。不过一会儿,有人寻到画有人物图案的瓷片,欣喜不已,藏于身边秘而不宣。终究快乐是必须分享的,否则就如衣锦夜行,美得冒泡了终于忍不住拿出来显摆。果然其上所描画的人物线条流畅,颇有吴带当风,飘逸洒脱的动感,寥寥几笔,勾画得栩栩如生。亦有许多白釉米色器碎片落入寻宝人的囊中,冰裂纹之间有如冰种翡翠的莹亮通透,也是极具特色。这些残损的瓷器皆古朴典雅,可见明清时期东溪窑的制瓷工艺已臻成熟。我们把它们收集一处,准备带回东溪窑遗址陶瓷展馆和原有的馆藏放到一起珍藏起来。

  东溪窑遗址陶瓷展馆坐落在高安镇内,里面收藏着大量的窑具和瓷器标本。其大多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从20多处的古窑址的堆积层里采集而来。在欣赏诸多的瓷器和瓷片标本时,我不由想起一阕词:“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慢拂弦,岁月浮华,一梦千年。”不言千年百年的遥远,在我所能触摸到的时光里,东溪窑的瓷器亦是与我近在咫尺。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父亲和姑姑们从印尼归国定居,随身携带着的一些瓷器随之漂洋过海被带回到故土。这些瓷器最早从东溪窑出发,沿着海路到达南洋,成了祖母的日常用品,而后在岁月沉浮中又回到故土,此不可不谓是一个奇迹。它们在时光的旅程中磕磕碰碰,各自都留下斑驳的岁月痕迹。如今祖母已然100多岁了,她偶而在收拾着这些陪着她将近百年的瓷器时,总会跟我们谈起她的年少时光和精彩纷呈的人生之旅。于是,在祖母讲述着旧时光里泛黄的老故事时,这些已被我们视若无睹的日用品,在这一刻仿佛奇妙了起来,熟悉里带了些陌生的感觉,它们经历了多少我们不曾见识过的事物呢?(苏黎瑞)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华安玉“猴”主题生肖展活灵活现 寓意独具特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