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发展 > 正文

漳州出台奖励扶持政策 社区电商未来市场体量庞大

2015-07-16 10:10 来源:闽南日报 0

  “社区电商的兴起,带动和促进着漳州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生产厂家、农牧渔业基地、服务业商家通过社区电商平台销售、平台通过自建物流服务配送的和谐发展模式。”市商务局局长曾建新表示。

  为了进一步扶持社区电商发展,漳州市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在5月8日正式出台的《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的若干意见》,便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奖励扶持措施:“鼓励和支持线上平台自建线下社区体验中心(集商品、服务展示和用户互动于一体),并提供便民服务的社区商业模式,实现线上销售与线下体验的融合发展,对每间社区体验店给予一次性1万元的资金补助。”

  在谈及社区电商未来的发展前景时,福建短平快电子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祥认为,未来的市场体量很大,发展前景可观。目前,漳州的社区电商正处于成长阶段,新南丰正着手转型进军社区电商领域,而总部在广东的每天惠、美宜佳也逐步布局漳州市场。短平快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做综合式业务的同城宅配,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所谓的综合式业务,即市民足不出户想办到的事情,我们都能为你办到。”在李祥看来,相对于大超市,社区电商成本低、价格低,能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传统零售业受冲击 变革模式寻『突围』

  随着互联网与生活实现无缝对接,扎根于市井巷陌的实体零售业感觉“脚跟不稳”,“失店”之忧虑渐浓。日前,记者走访市区瑞京路等多条闹市街区后发现,虽然时值晚上8点,街道人来人往,但沿街部分零售店铺却门庭冷落。

  相较于电商,租金无疑是压着传统零售店最重的担子之一。沿街的一间便利店即便才开张一个月,店主陈先生已在盘算着把店铺转手。“每个月五六千的租金实在是有点承受不了。”陈老板告诉记者,小店每天从早上6点开至深夜12点,夫妻俩忙得连轴转,营业额才两三千元,扣除各种成本,每个月没赚多少钱。

  无独有偶,学生街一家水果食杂店的店主谢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手一摊,伴随着一句“生意不好做”,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在谢女士的门店外,一堆“鼻青脸肿”的水果疲沓垒着,旁边的牛皮纸写着“低价处理”的字样。“水果不好卖,只能放着烂。”谢女士坦言,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即便已是夏天,水果的销售也未见起色,“相比于大型超市以量取胜,新兴网店送货上门的良好服务,实体店开店的成本高,生意越来越难做。”

  互联网的浪潮下,传统零售业受到倾轧,但也有部分零售商开始另辟蹊径,与互联网“成功牵手”,提高了聚客能力。走访中,记者发现,有些便利店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承接缴话费、交水电费等便民服务;还有些商铺另辟蹊径,在阿里旺旺“滴滴滴”、键盘“哒哒哒”声中尝试网上销售。

  在市区胜利路的一家台湾食品店,店内竖起了一块二维码标识。店员李小姐告诉记者,顾客扫一扫二维码就可登陆微店下单,享受送货上门服务。“生意还可以,有的顾客没有时间来选购,就会通过微店或者淘宝下单,再由我们送货上门。”李小姐坦言,自从开了微店,店铺产品的销售额也随之上涨,“店铺与互联网对接,也间接提升了商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传统商超也正酝酿主动变革,提升竞争力。目前,大润发开通了网上购物平台“飞牛网”,新南丰、芗客隆也积极创新营销手段,不仅与电商打起了价格战,还从拓宽经营范围上下功夫,谋求借力“突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今年上半年 龙文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5.18亿元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