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致富新法宝 一睹诏安“靠山吃山”的新吃法

福建日报   2018-07-02 10:02

­  在诏安县西北部,郁郁葱葱的群山连绵起伏。这里是诏安偏远山区振兴的新阵地,这里生长着山区农民致富的新法宝——八仙茶树、山苦瓜等新经济作物。

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茶叶生产车间

­  风吹过时,林海掀起一阵阵波浪,云朵的影子在“海面”上缓缓移动。同样的美景,在诏安乡民眼中,却美丽更甚从前,因为这块富硒地正孕育着新“硒”望。

­  2016年,八仙茶在霞葛镇扎根,第三个年头才是收获的季节。如今,霞葛农民已经守着这些茶树两年多,明年就将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而另一头,一枚枚小巧的山苦瓜挂在棚架上,秀篆镇的农民忙着采摘,这种丰收的喜悦,会从5月持续到11月。

秀篆镇的村民在采摘山苦瓜。

­  “靠山吃山”也得有讲究

­  “遵循市场规律走下去,准没错。”霞葛镇司下村的老农江树元种了半辈子荔枝树,2016年,他将自己原本三分荔枝林改头换面,种上了八仙茶。

­  荔枝和八仙茶同为诏安十大特色农产品,为何偏宠八仙茶?这种转变始于2015年夏天,当时诏安官陂镇、霞葛镇、深桥镇、白洋乡等地的乌叶荔枝喜获丰收,但大量的荔枝同时涌入市场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  “霞葛镇的乌叶荔枝堪称‘乌叶极品’,价格一直很好。”江树元经历过霞葛乌叶的美好时代,但让他没想到的是,2015年乌叶荔枝比往年增产50%,达到3万吨。由于霞葛镇海拔较高,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较高,加上乌叶荔枝同一时间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导致荔枝滞销。

­  荔枝价格持续看跌,使霞葛镇的年轻人陆续外出谋生。剩下江树元这样的老农在坚守,为自己干了半辈子的营生谋求新的出路。“这辈子就是靠山吃山,别的我也不会。”幸运的是,好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

­  同年,以富硒八仙茶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业的福建硒来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驻霞葛镇,为霞葛镇因耕地荒废而发愁的农民指明了新方向——种植八仙茶。江树元得知消息后,在很短时间内就作出改种八仙茶的决定。虽然第一次种植需要三年才能收获,但他却充满信心。

­  近些年,为了改变种植品种单一的情况,诏安县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农民种植其他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八仙茶就是其中之一。

­  当地政府按照市场规律作了有效指导,目前八仙茶销售情况良好;而硒来乐公司又保底收购了当地农民的茶叶,这使得农民种植全无后顾之忧。而为了给予更多保障,2017年,诏安县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八仙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出至2020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八仙茶产业发展,覆盖新茶园建设、现代茶园建设、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更新茶叶加工设备、品牌营销建设等环节。

­  一亩三分地的新种法

­  对于进驻的农业企业来说,这种尝试也是一种挑战。

­  “落户初期,我们主要向邻镇零散的茶农收购原材料。但质量参差不齐,无形中加工量成倍上升。”硒来乐公司总经理游文典说,单靠散户提供原材料,其运输和加工成本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乡村面临着乡民就业问题和土地抛荒问题。

­  如何在保证企业原有的运作模式下,将抛荒地利用起来,最大化发挥产业扶持政策的作用?

­  “政府引导和企业兜底、茶农保证质量的发展方式,很适合霞葛镇当地的农民加入。”游文典说,为保证茶叶的品质,农民的茶苗由政府提供,公司也无偿提供生物农药,并且规范种植采摘标准,以保障茶叶质量。

­  2016年,霞葛镇征求当地农民意见,对同意改种八仙茶的,给予原本农作物一定数额的补偿,并且依照八仙茶扶持政策,整合江树元等农户的土地、山林资源发展八仙茶。

­  此外,企业还兜底收购茶农的产品。“按照今年春茶市场价每斤7至8元来算,企业最低按每斤12.5元兜底收购。如果市场价每斤高于20元,保底收购价则根据价格浮动而上调。”据游文典介绍,企业收购茶叶还要每斤缴纳0.5元给村集体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  在游文典看来,这种“支部+公司+基地+茶农”的生产模式是一种多赢的合作模式。农户的加入,使得企业可以承建千亩茶基地。而基地的建设,则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只要适时加以技术指导和质量把控,生产线就能高效率运作,茶叶质量也具备了稳定性。

­  “待茶叶大产之季,农民每年每亩可增收2.4万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可增收50万元。”游文典告诉记者,公司自成立以来为农户带来增收500万元。

­  “茶园一年保守可以收成4季,春茶收成好时可以多采一季。”如今,江树元的三分地早已整整齐齐地种上了茶树,他还叫两个儿子帮忙看管茶园。

­  据统计,目前霞葛镇已种植富硒八仙茶300亩,今年年底将扩种到500亩,到2020年将扩种到1200亩。

­  山沟里种出新“硒”望

­  秀篆镇的发展与霞葛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2012年,裕健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秀篆镇隔背村龙伞岽创办。之后,该公司陆续承包了4000亩山林,将其规划成山苦瓜、金银花种植区,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  “我是秀篆人,我想回家创业。”裕健龙公司的总经理叶宗健,果断放弃自己颇有起色的事业返乡创业,底气来自于家乡的富硒资源。

­  在地势偏远的秀篆镇,村民祖祖辈辈种田只为维持生计。村民叶大田就是这种传统的典型,他的子女常年外出务工,仅剩他一人留守。家里的三分农田都用来种些蔬果以满足日常所需。

­  “这些农民耕作一年,总收入还不到2000元。要是遇到自然灾害,颗粒无收更是家常便饭。”收成微薄,让多数留守的农民索性将农田抛荒。秀篆镇硒资源丰富,农田却大量抛荒,这令叶宗建于心不忍。对这些返乡乡贤,政府持欢迎态度。在他创业期间,诏安县政府也为他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山路修整拓宽,并鼓励将基地改造成可供游客体验采摘的观光园。

­  公司成立后,叶宗健开始在隔背村做山苦瓜试种实验。围观的叶大田和现场的农民都领取了山苦瓜种子回家试种。山苦瓜的首次试种,取得比以往农作物高出两倍的产值。自此,一股现代农业的风潮在秀篆吹起。

­  免费提供种苗、免费培训、免费上门指导种植和防治虫害……企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植的措施。而农民收获的山苦瓜,则通过两种路径销售:一是由村里部分在广州务工的青壮年运往外地市场销售。而行动能力不足的农民,则可以以保底价卖给企业,由企业进行二次加工,制作成富硒苦瓜茶销往各地。

­  “秀篆每天有三部大货车往返广州,山苦瓜运到广州一般能卖到15元每斤。”叶大田喜形于色,他的年收入依靠种植山苦瓜,实现了连年增长。如今,山苦瓜的种植正成为秀篆镇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  目前,裕健龙公司与隔背村50户农户签约种植山苦瓜合作协议,种植面积约60亩;与14户贫困户签订种植意向,预计种植山苦瓜20亩。如今,秀篆这块富硒地上的农人,都坚信生活将越来越美好。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漳州:水环境治理有望1月底前完工
  • 东山:蓝碳红利反哺村民
  • 平和:生态种养 好“钱”景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