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台商投资区深入开展“五比五看”竞赛活动综述
“比”出新活力 “看”出新成效——漳州台商投资区深入开展“五比五看”竞赛活动综述
“新城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对于从2011年开始启动建设的台商区来说,这几年的每一天都是朝气蓬勃、生机无限的。
从“建新区”到“造新城”,台商区紧紧围绕“致力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活力创新的厦门港南岸滨海新区”的奋斗目标,建设步伐正加快迈进。现在,沿着台商区的主干道行驶,从前的乡村被现代化的高楼代替,新城景致初显。它按照着自己的布点和节奏,日复一日改变着这个区块原来的面貌和图景。
厦漳同城大道角美段实现全线开工,工程进展喜人。
图为厦漳同城大道三期土地平整现场,部分机械设备已经进场开始施工。
在“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台商区主动适应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常态,努力在新常态中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把握机遇。
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新的阶段,台商区迅速调整发展方式,以一种全新姿态参与新一轮的发展竞争。它每一天的发展都是一个新的台阶,一点一滴刻画生动印记。
我们看到,台商区在以更决然的意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有别于过往成长模式的新布局已经拉开:特殊钢深加工产业园、社头高新技术产业园、龙江现代服务产业园三大新平台,各以其不同功能定位,形成台商区发展的三大“亮点”。中心城区,犹如漳州台商区脖子上挂着的一块“玉佩”,现代化房地产和大型公共建筑已在这里拔地而起,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资源正加快溢出。新建的厦漳同城大道和正在改造提升的国道324线在其两侧。这注定是一座大气、年轻、现代的时代新城。
这一切只是起步。今年来,台商区继续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三比一看”“大干六个月”的部署要求,成立六大片区建设指挥部,深入开展“五比五看”竞赛活动,即:比加强领导,看做细群众工作;比干部到位,看征地面积;比突破难点,看拆迁户数;比前期工作,看落地开工;比科学组织,看项目进度,掀起大干快干热潮,力争实现经济平稳增长,转型升级再上台阶,民生改善深入细微的目标。
新城市
新城向新 旧区蝶变
城市的建设代言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历史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三年多时间内,台商区这场连接城市历史与未来的“新兴运动”初见成效,见证了台商区从产业小镇到勃勃生机的城市新中心区域的历史性转身。
在中心区城市建设上,台商区突出“水城”“绿城”“文化名城”城市特色,按照“五先五后”原则,从“修路、筑水、造景”三个方面,分阶段、分片区拉开4.5平方公里首期核心区城市建设框架。总投资约130亿元含道路改造、水系构建、立面整治、安置房建设及绿化景观等39个项目建设,也已完成中心城区道路一期工程、水系构建一期、奥特莱斯大道一期等项目。下阶段,将力促中心区二期水系工程及市政道路二期工程等在建项目年底前竣工。
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线,也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按照建设计划,台商区在中心城区实施水系景观改造,打造城市沿河漫步道,使之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走廊、生态走廊。而在旧镇区,则是全面开展内河清淤整治工作。目前,内河整治已经累计完成投资650万元,年底前将完成河面漂浮垃圾清除,基本拆除内河违章搭建,打通低干渠江东-排洪港段,以及完成镇区内的下士港、侨兴港、社头港等三条河道清淤整治。
建“新”并不意味与“旧”完全切割。今年来,台商区启动了对国道324线和旧城区沿街建筑实施立面改造工程,让老城区市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目前已完成投资9200万元,占总投资的51.1%,其中,旧城区立面改造工程可望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同时,今年3月份以来,台商区对区内集友公园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公园休闲设施建设,打造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景观城市公园,进一步提升城区景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