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全市已建成4个电商园区 企业借力电商促发展
前三季度增幅超六成 我市电商交易89亿元
我市今年出台的《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龙头企业组织本地企业抱团自建电商平台或对接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企业增产增效、拓展网上市场成效显著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这是我省各地市中首份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政策。
龙海市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大力引导产业升级发展。“双十一”期间,卡尔顿食品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生意火爆,公司员工马不停蹄忙着包装货物。龙闻 摄
在利好政策的引导下,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89.64亿元,增幅61.89%,预期全年将达120亿元;网络零售额54.4亿元,增幅49.35%;电商企业总数约817家,电商从业人员总数约2.2万人,相较去年增幅达30%以上,其中科华、科能、东方电子等一批实力较强工业企业开始涉足跨境电商业务。
市商务局副局长林建成:
今后我市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营造良好电商发展生态环境。一是充分发挥省、市扶持资金的叠加效应,帮助工业企业用好用活政策;二是做好对企业高层的培训和技术骨干的培育,加速工业企业“触网升级”进程;三是要以行业协会、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标杆型企业和平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让工业企业借力“互联网+”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漳州味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波:
传统工业企业要实现“触电升级”,首先需要学会“抱团取暖”,企业按行业分类集群式发展,共同培育打造集原料采购、交易、物流配送、资金收付等服务于一体的垂直类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整合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提升品牌竞争力。其次还需要政府搭台、背书。政策上要大力扶持发展生产信息化管理、代运营等电子商务平台,然后鼓励企业利用已有的平台资源,完善产品从原料、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与交换,并加强产品的溯源管理。
舒而美集团董事长方锦明:
近几年,我们公司积极与天猫、京东、微商等合作,设立网站,拓展市场。去年,舒而美纸尿裤通过电商卖火了,仅“双十一”销售额就超千万元,这让我们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强大威力。今后,公司将加强电商人员的专业化培养,打造一流电商营销团队,并建立大数据库资料,根据消费者“私人定制”要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洪骏 朱明强 整理)
11月11日,位于云霄县莆美镇的福建舒而美卫生用品公司生产的“小贝真”婴童纸尿裤在电商平台热销,当天订单超过500万元。 王一雄 摄
云霄县电子商务创业园目前吸引小工业企业18家,园区内主要有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和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四大基地,重点协调政府、平台、网商、供应商、服务商五方需求,为企业提供包括设计、加工、物流、融资、培训等诸多领域的服务项目,除帮助工业企业发展传统网店之外,还采取微信营销,手机APP等多种手段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园区还与部门、企业联手开展电商人才培训活动,是漳州市首批电商人才培训基地。
龙文区易维通电子商务创业园是全市首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吸引工业企业380家,今年1-5月线上交易额1.2亿元。主要为入驻企业提供资源整合、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运营、项目孵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服务。多家典型企业在园区内运营业绩不断上升。园区还联合上市公司航标卫浴等投入2000多万元打造漳州“产业在线”,为本地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线上交易平台。该园区2014年被省商务厅授予“福建省电子商务优秀服务企业”, 2015年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福建省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称号。
龙海食品(东园)电商创业城位于龙海市东园工业区核心部位,目前已吸引包括泡吧食品、正鸿富食品、新乐福(福建)食品、星芙食品等食品工业龙头企业38家入驻。同时,创业城还引进了多家快递公司、银行,咖啡厅、美食广场作为配套。对于正式进驻创业城的企业将在货源对接、店铺运营、仓储物流、产品分销、人才孵化等方面提供服务,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帮助食品工业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抱团做大做强,提高经济效益。
“触网”获取更大空间
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提高服务贸易比重”。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漳州老牌药业企业片仔癀公司,去年一年实现电商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仅“双11”当天,营业额就达到784万元,较上一年“双11”销售额336万元同比增长233.3%,彰显了电商的强大威力。走进2015年,电商关于兼并收购的各类新闻层出不穷,调整、变革、转型、升级、互联网+……电子商务对于传统产业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带来的商机也毋庸置疑。
就我市而言,传统工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意识相对淡薄。在市场环境倒逼下,漳州传统工业企业急需在政府引导下加快植入强大的“电商基因”,通过“触网升级”,促进外贸结构的整体优化,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漳州质造”扬帆海内外市场。 (记者 陈铃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