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 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漳州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 各项指标均符合全国爱卫会标准要求
昨日,记者从漳州市爱卫办了解到,自2011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除“四害”工作,将除“四害”列入市委、市政府创卫工作目标内容,认真贯彻《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坚持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经常性与突击性相结合,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各项指标符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除“四害”标准的要求。目前全市城区“四害”密度达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市将除“四害”工作作为巩固和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和事关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实事来抓,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40个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除“四害”领导小组,负责市区工作的全面实施。下设办公室挂靠市爱卫办,负责除“四害”的工作安排、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近年来,我市还加大经费投入,据统计,2011年至2015年共投入除“四害”工作经费344万元。
我市结合城乡环境整洁行动、爱国卫生月活动、预防登革热及禽流感病情等工作,开展对城区背街小巷、居民楼院、城中村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及时清运垃圾、疏通沟渠、清理乱堆放、清除露天缸盆积水,特别是加强对绿化地带、公厕、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治理。各街道办事处也积极开展疏通排水管道、明沟,并定期投放杀虫剂,对蚊蝇孳生点进行消杀,努力消除蚊虫孳生地。据统计,芗城区各镇街五年共清运土头500余车,清理积水沟、下水道25000多米,卫生死角4000多次(处),极大控制了“四害”的孳生。
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我市从市创卫专家库抽取专家组成3组,分3个片区,通过查阅资料、查看现场等方式,开展对漳州市辖区农贸市场、居民小区、“五小”单位、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屠宰场等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除“四害”工作督查,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对“四害”密度较高的小区、“三防”设施不到位的重点行业,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发整改通知书,要求业主按照规定,限期整改,完善防范灭杀措施。
除“四害”工作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为了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我市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宣传栏、宣传单和微信、短信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除“四害”的重大意义。开展“四害”孳生、危害、防治办法知识宣传与讲座,要求所有社区宣传栏、健康宣传栏每半月更新一次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努力营造灭四害舆论氛围。五年来,通过漳州电视台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与除害防病公益广告60多次,在闽南日报刊登除“四害”专题知识60多期,发送除“四害”知识短信12万多条,同时还组织志愿者开展上街头、进社区、入居民户发放宣传单10万多份,努力做到除“四害”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记者 江少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