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区启动“防溺水教育进校园”活动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青少年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期,溺水也成为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为加强防溺水教育工作,确保师生安全,28日,芗城区2016年“防溺水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闽南师大附小正式启动。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来自漳州和厦门的两支红十字水上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为同学们面对面的讲解防溺水知识,通过互动问答、形象生动的肢体演示以及救援设施的使用方法,向同学们灌输溺水救助的基本常识。
采访漳州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队长蔡东峰:郊区的孩子会经常到池塘、戏水的地方去玩,而且家长监管比较不到位,出现灾害的概率会比较高,我们也考虑说往郊区的学校延伸,把救生的理念,把安全的知识传播给孩子们。
夏季到来,孩子们都喜欢结伴玩水,而江河湖海以及小池塘等一些公开水域往往会成为溺水事故的发生地,救援人员表示,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救援训练,不能擅自下水救人,而防止溺水最基本的就是要先学会游泳自救技能,并且玩水时要有大人陪同,要带好安全浮具,安全浮具必须是泡沫的游泳圈加一根绳子,绳子要绑在孩子身上,避免浮具脱落。
采访厦门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副队长 李飞:还有一个高发溺水的情况是,并不是你自己落水,而是因为看到别人落水了而盲目的施救造成的连环性的溺水,这种现象甚至高于正常的溺水人数,这是我们讲课重中之重,也就是说看到有人溺水的时候,非救生员是不能贸然下水救人的。我们孩子能做的就是大声呼救,第二就是拨打110,第三我们可以借助绳子、竹竿、衣服等延长物来延伸进行救援,这个时候也要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必要的时候要放手,第四就是借助漂浮物品,比如说球、大的矿泉水瓶、空桶、书包等等都可以进行救援。
接下来,防溺水教育进校园活动也将相继在各中小学校开展,一直持续到9月底,那么,夏季到来,也希望电视机前的孩子们和家长们能够加强安全意识,掌握好自救互救技能,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记者 戴晓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