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东山岛 > 东山新闻 > 正文

生态家风“吹绿”马鞍屿 荒芜小岛变身美丽岛

2015-07-28 09:29 来源:闽南日报 0

  在东山与漳浦的海上交界处,有一座荒芜小岛屿名曰马鞍屿。这座岛屿,曾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二十几年来,却因一对父子的坚持而改变—— 生态家风“吹绿”马鞍屿

  旅游服务信息:屿首尾两端突起,中间凹下,状如马鞍,故名马鞍屿,整座岛屿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恍若世外桃源。

  到过这的人,很难相信,十几年前的马鞍屿,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加之附近群众经常到屿上砍伐植被当柴火用,整座岛屿表面“谢了顶”,光秃一片,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改变离不开故事的主人公——马氏父子以及他们坚持的生态经。

  现年51岁的马逊平,出生于东山县铜陵镇的一个渔民家庭,父亲马亚发长期搞养殖,是当地有名的养殖能手。1993年,因政府建设需要而转场,马亚发向当时的铜陵镇渔业办申请,并得到批准开展马鞍屿围垦养殖。

  曾经历过当年谷文昌带领全县军民“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所以,马亚发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深有体会,对岛屿的生态建设有着清醒的认识,还把这种生态观念灌输给儿子马逊平。

  在岛上,马亚发一边围垦养殖,一边种树搞绿化。每年春夏之际,他很关注天气预报,遇到下雨,就买来树苗并带上“客土”和员工上岛种树,从不间断。

  2003年,马亚发去世后,马逊平继承了父亲的生态“家风”,年复一年不间断。马鞍屿,也陆续种上了木麻黄、相思树、榕树等10多种乔木、灌木和花草,除石头外,能种树的地方都种上了。

  从马鞍屿上的环境变化,马逊平深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延伸到自己的养殖理念中。

  网箱吊养、自然水流、野生饲料,无论是养鱼、养虾,还是养鲍鱼,马逊平都坚持生态养殖理念。虽然他的养殖成本高一点,但成品售价也高,并得到收购商的认可。2013年,东山县马鞍屿水产养殖场被省海洋与渔业厅授予“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称号。一时间,许多商贩和消费者都慕名来马逊平养殖场选购无公害水产品。除了马鞍屿附近的养殖户经常前来学习取经外,吉林、山东和我省宁德、连江等地的养殖户,都成为马逊平的好朋友。

  “接下去,我们还要走生态旅游,搭建天然垂钓台、海上木栈道,让游客赏火山地质奇观、呼吸清新负离子、品尝海鲜。”马逊平说。(朱少文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东山每年增投600万助推常态化保洁 减轻村级负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