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东山岛 > 东山新闻 > 正文

东山县澳角村文明建设 小渔村 绿色产业“兴”起来

2015-07-21 10:22 来源:闽南日报 0

  “‘和’字行入咱乡村,精神面貌四季春。好人好事讲不尽,和气生财财源滚……”夏日傍晚,凉风习习,在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妈祖文化公园里,陈春香和她“海之韵”歌册演唱队的姐妹们正声情并茂地演唱东山歌册《澳角老婶唱新歌》,歌颂家乡新变化。


 澳角村“X”湾全貌 

  澳角村位于东山县东南突出部,全村面积13300亩,其中海域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380亩,山林地5050亩,陆域面积共5000亩,下辖湖雅和大茂山两个自然村。全村873户3887人,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党员138人。澳角村,三面临海,南北两个月牙形海湾,呈“X”形美丽景象,龙、虎、狮、象四个岛屿点缀其间,有“海上动物园”之美誉,是一个以渔业生产发达、自然风光优美而闻名的渔村。新常态下,澳角村始终以“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为主推手,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为民办实事,形成以渔港建设为抓手,以环境整治为常态,以旅游开发为契机的发展思路,全力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渔村。

  强化党建 富美乡村“靓起来”

  随着挖掘机臂挥舞,一栋面积120平方米的“两违”建筑被推倒……这是近日澳角村组织村主干,联合陈城镇村建、城监工作人员,出动一部大型机械,对该村多处“两违”建筑进行依法强制拆除的场景。在现场的村干部许玉茹说,像他一样,近阶段以来,村里全体两委干部一直“泡”在一线,加快推进乡村的各项建设。

  澳角村两委围绕“百姓富、生态美”发展要旨,聚精会神,奋力攻坚,持续发力,全面推动各项民生工程,力促“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新上台阶。澳角村深入贯彻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以“学谷公,讲严实,促发展”为主线,在党员干部中掀起践行“三严三实”,争当“四有”干部热潮,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强化统筹领导,年初村两委提出全年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逐一细化分解,并设定考核标准、奖惩机制,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以确保创建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理念,澳角村聘请厦门荣冠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论证、编制村庄规划,形成北部渔港经济区、东南部海洋生态旅游区、中西部文化中心区、西部大帽山贝丘遗址保护区四大功能区。同时,村两委注重项目带动,主动整合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先后投入1200万元完成校安工程、投入500万元建设渔港49间门店基础建设、投入120万元完成村主干道亮化、投入130万元完成两个自然村道路硬化等,有效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村”创建成果。乡村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为此,澳角村通过广播、短信、网站、朋友圈等方式,打出一套宣传“组合拳”,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全国文明村”创建。与此同时,乡村家园清洁也在持续进行。澳角村投入40万元,率先建成全县第一个村级垃圾驿站并配置10辆运输车,以强化保洁队伍建设,完善配置。全村划分成8片区,按每月基本工资1700元、绩效300元不等的标准,组建村卫生队并招募12名卫生保洁员,实行“门前三包”举措,采取入户收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形成一套符合本村实际的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以“两违”综合整治为契机,澳角村开展“两违”整治月活动,一次性拆除72间猪圈500平方米,有效还原了村容村貌,澳角村还倾全村之力,开展家园清洁活动,重点整治海漂垃圾、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为之一新。

  建设阵地 文化生活“热起来”

  作为妈祖文化公园的常客,澳角“海之梦”健身队长许丽香说:“公园的建成,不仅为我们跳广场舞、健身操提供场所,还被打造成澳角村新的旅游景点,成为许多游客来这里旅游的必来之处。”这是澳角村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大力建设文化阵地,“加热”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依托山海资源,澳角村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点线面联动效果,形成“一园、两区、四道”样板工程:该村相继投入120万元,建设妈祖文化公园一期、二期工程,将16株百年榕树纳入保护名录,并合理套种日日春、马樱丹等花草,并完善休闲配套建设500米的木栈道、3个观景台、1个垂钓中心,以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完成一级渔港、新小学、村部、渔家广场区域建设,形成集办公、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以及集生产、加工、运输为一体的渔港经济区;完成入村主干道、湖仔入村道路、大茂山入村道路、兴海大道硬化、美化、亮化、绿化。投入160万元完成四主干道亮化、投入90万元完成湖雅自然村环村路和大茂山入村道路硬化、投入40万元完成村主干道绿化。

  长期以来,村两委重点打造“三个一”,即一个文化阵地、一支文艺队伍、一系列文化活动,形成以许海钦诗歌摄影展厅、海峡艺术馆、沈细坤海柳雕刻室为中心的文化阵地,形成以“海之梦”健身队、“海之韵”歌册传习队等的文艺队伍。今年,由村支书林华忠主编,组织许海钦、沈舜欣等十几位渔民出版了《澳角诗集》,以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使得渔村更加诗意盎然。澳角村还积极开展“八一”军警民联欢会、春节联欢晚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丰富群众的生活,有效推动了澳角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村里球赛、棋赛、猜灯谜、拔河、投环、“托手门”和“攻炮城”等十几个活动轮番上演,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男人下海能捕鱼,上岸能写诗;女人在家能织网,上台能歌舞。”村支书林华忠念起这句在村子里家喻户晓的顺口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农旅结合 绿色产业“兴”起来

  在澳角村兴海大道边上,坐落着一座“海峡艺术馆”,在这座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私人藏馆里,海柳烟嘴、奇石、字画等各类藏品琳琅满目。“除了提供免费参观,我们还增加了家庭旅馆服务,为游客提供海景客房,既能传播澳角村文化,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可谓一举两得……”艺术馆馆长、文化中心户陈结定说。

  据悉,自艺术馆竣工以来,省内及粤、赣、浙、京等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特别在夏秋旅游旺季,每月有七八百人参观,已然成为渔村的一张文化“名片”。

  近年来,澳角村两委高度重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打造渔家文化一条街,着力发展渔家乐和生态游,形成“大帽山贝丘遗址-妈祖文化公园-前江沙滩-龙虎狮象四屿”旅游精品路线,达到了以创建促保护,以开发促发展的效果,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联动效果。

  今日的澳角村,环境优美宜人,海峡艺术馆、海柳作品展览馆吸引着四方来客;舞蹈队、演唱队为村民带来欢歌笑语……政通人和,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通过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澳角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自2012年以来,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并先后获得“福建省生态村”“漳州最美乡村”“东山县富美乡村竞赛第一名”“福建省绿色示范村”等荣誉。如今澳角村两委正带领全体村民团结一心,再接再厉,描绘美丽的生态旅游渔村更恢弘的蓝图。(刘建龙 林超群 文/图  )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东山县陈城镇对澳角村多宗“两违”建筑依法拆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