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东山岛 > 东山新闻 > 正文

东山铜陵元老级补网师傅曾荣蒂 揭压箱底“张网”诀窍

2014-02-10 09:35 来源:闽南日报 0

学人之长助己成功

  曾荣蒂介绍说,渔船出海捕鱼离不开渔网。渔网不管大小,下水前都要请补网师傅把一片一片的网叶组装成一张能使用的网,这种工作本地话叫“张网”。补网师傅“张网”的“手路”好坏,直接关系到渔业生产效果。也就是说,渔业收成好坏,渔网的作用非常重要。张网“手路”好的渔网把鱼捕上水,倒进船舱,鱼儿不挂网,渔网破损的地方少;如果“张网”的“手路”不好,渔网破损的地方多,鱼儿容易挂网,就会大大影响捕获效果。

  在多年补网工作中,曾荣蒂接触过厦门、龙海、浯屿、广东等地的形制不同、各有特色的渔网,留心观察,发现很多渔网在“张网”手法上有细微的变化。凭经验,曾荣蒂知道这种变化绝非偶然,于是每次补网时,他都会询问船老大“这张网好不好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就将这张网的每一个细节记在心里,比如渔网的“上纲”和“下纲”的比例、网叶连接在“网纲”上的跨度有多大、“上纲”的塑料浮标和“下纲”的铅坠怎样挂,为什么这张网要这样设计,对实际生产会有什么影响等等。时间一久,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多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善于吸取他人长处的曾荣蒂后来自己经营一个渔网作坊,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用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渔民的赞赏。他告诉笔者:在他开渔网作坊的10多年中,每次“张网”,他都要先画好详细的网图,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推敲,然后再动手“张网”。10多年来,前来交易的渔民对他“张”的网满意率达到百分之百,从来没有被渔民退过货。特别是捕沙溜鱼的渔网,他的“张网”技术是东山岛最出色的。他解释说:沙溜鱼一般栖息在海底深处,渔民下网捕沙溜鱼,渔网要沉到海底。他张的“沙溜网”下海时网尾上浮,避免了网尾在海底拖动时容易破损的危险,故冬天捕沙溜鱼的季节一到,很多渔船都向他定制“沙溜网”,最多时有50多艘渔船成为他的固定顾客,一年中能卖出数百张网。

将压箱底的东西倒出来

  采访中,曾荣蒂向笔者透露了多年积累的压箱底的“张网”诀窍。他说,牵网的网好不好用,关键在“收网目”。所谓“收网目”,就是将一张网口有100多米宽的大网,通过逐渐减少网目数量,收拢到网尾时变成只有10至20米宽的桶形网。网目收得好,网叶不容易破损、少挂鱼,生产效率自然就提高。反之,网叶就容易破损,鱼儿从破孔处逃出去,产量就会大大打折。曾荣蒂在多年补网、张网工作中,总结出一套非常有效的手法。比如牵网的网叶挂在网纲的距离,每个结扎处距离5厘米就不如5.5厘米好用,这只是一个很微小的变化,很多人不懂得这个诀窍。

  另外,张网时,渔网中间部分俗叫“中肚”的地方,在收网目时要少收一点,让“中肚”变得“肥”一点;渔网两边网头处(俗叫“站头尾”)要收得“瘦”一点,这样的网在生产中不但好用,而且不容易破损。这都是他多年积累的“秘诀”,以前曾有很多人向他请教他都没有说出来。现在老了,不再“张网”了,将压箱底的东西倒出来贡献给后人吧。

  铜陵镇是闽南著名渔区,三分之一的人口以海为生,渔业成为铜陵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渔业生产离不开每天在海边吹风晒日的补网人。补网师傅,撑起渔业一片天。(记者 黄炳钦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探访东山铜陵马房传奇:戚继光练兵基地清军戍台军校
下一条:东山花甲老人集藏生肖马印贺马年新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