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干部 著书东山保卫战
吴海盐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1953年,漳州东山保卫战,曾被誉为国共两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战,因此闻名遐迩。
一个老兵,漳州的退休老干部吴海盐,花费20年时间,在参阅了东山县党史办、漳州市党史办的大量珍贵资料后,写成了《雄镇海疆》一书,详细记录了58年前这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
有意思的是,这位老兵称,他的一个姐夫所在部队正是东山公安团的前身,有幸接触过参战官兵;自己1968年参军,驻守东海前线某团,这个团正是东山战斗增援部队的主力团之一……种种机缘,促使他下定决心写这本书。
漳州市党史办有关领导获知《雄镇海疆》即将出版后,非常高兴且期待,认为这将填补没有专门书籍记录东山保卫战的空白。
文学青年
关注东山保卫战
漳州地方史志记录收藏的东山保卫战珍贵图片
今年已63岁的吴海盐,退休前曾任漳州市接待处处长、市旅游局副局长等职,虽在领导岗位上,但却是一个“热血文学青年”,数十年来笔耕不辍。昨日下午,在吴海盐的书房里,记者有幸先阅读了新出炉的新书原稿,成为第一个读者。
漳州地方史志记载,1953年7月16日,国民党出动军舰13艘,兵力1.3万,在飞机、坦克的掩护及伞兵部队的配合下,企图在4至8小时之内占领福建沿海的东山全岛。
人民解放军守备部队以一当十,英勇抗击,援军从厦门、泉州、汕头三个方向火速施援,在36小时的战斗中,共歼灭国民党军3379人(毙伤2664人,俘715人),击沉小型登陆艇3艘,击落飞机2架,在东山保卫战中,解放军伤亡1250人。
毛泽东主席在接到东山战斗的捷报后曾说:“东山保卫战的胜利,不光是东山的胜利,也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而是全国的胜利。”
吴海盐说,“在陆上的最后一战,换取了往后数十年台海再无大的战事”,可惜的是,至今尚没有一本全方面记录这场保卫战的书,于是在20多年前,他便萌生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并注意收集资料。
四大机缘
促使他书写历史
“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纯属机缘所在”,吴海盐打开了话匣子。
同东山保卫战的参战部队有缘。
吴海盐说,他的一个姐夫,1948年秋同本村的吴歪仔等几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闽南游击队吴阳支队,新中国成立后整编为龙溪军分区警备团,就是1953年守备东山公安团的前身。因此,他从小开始,就常常听他们讲东山战斗的故事。
“有幸接触过参战官兵”。
吴海盐说,那是1965年7月,漳州市武装部组织漳州市区几所中学的学生干部20人(他当时是漳州一中团委宣教委员),利用暑假时间到部队下连当兵锻炼,时间大概40多天。
很巧的是,去的部队是东山战斗时援军的主力团之一,也是最先登岛的,他听老兵们讲部队打东山的故事,也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该团荣誉室看到参加东山战斗的光辉战绩。
吴海盐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968年3月,他光荣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驻守在东海前线的某团,无巧不成书,这个团也是东山战斗增援部队的主力团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