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奖匾悬挂东山陈城村陈氏宗祠“追远堂”
东山县文物保护单位陈城村陈氏宗祠“追远堂”至今保存着一块长方形木质奖匾,上款书“民国27年”,中间四个大字“守卫乡闾”,落款为“县长楼胜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之际,村老年协会负责人陈老先生手指着这块有抗日战争纪念意义的奖匾,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村的荣耀,也是对子孙后代开展国防教育的实物教材。”
“守卫乡闾”奖匾悬挂在陈城村陈氏宗祠“追远堂”内
“这可是一块具有光荣历史的奖匾啊!”村里几位90多岁老人争先恐后介绍,1938年5月~1939年6月间,日本侵略军在相继侵占金门、厦门、南澳、汕头的同时,不断出动飞机、兵舰轰击东山岛,东山岛是当时福建省遭受日寇铁蹄蹂躏最严重的县份。当时福建《大成晚报》曾经报道:“自1937年‘七七事变’至1939年10月,福建各县遭日机轰炸次数最多的是东山县,达90次244架次,投弹761枚,伤亡597人,财产损失百万元以上。”大敌当前,东山县国民政府本着守土有责、全民抗日的战略方针,在加强对乡镇壮丁队进行战略训练的同时,成立了县抗日自卫团,各乡村组织“巡逻守望队”,设立岗哨,凡是年满18岁至45岁的壮丁都有轮值保卫家乡的义务。陈城村的青壮年纷纷自发加入抗日行列,在陈城村北山庙前和四面佛山两个制高点设立守望岗哨,全天候观察敌情。
1938年6月16日上午,日本多架飞机再次飞临东山岛低空侦察,驻守东山岛的福建保安中队的官兵早已怒火燃胸,他们纷纷举起步枪射击,有1架敌机被击中,冒着黑烟坠落距离陈城村不远的宫前海中,1名日军飞行员跳伞后,随波逐流漂流到与陈城村毗邻的湖雅澳头。渔民发现后,迅速报告陈城村守望队,队员们火速奔赴海边,把这个叫“大佐二郎”的日军飞贼抓捕上岸,捆绑后,押送到近50里外的县政府(今东山县铜陵镇),交与县政府和守军处理。
当时的县长楼胜利为表彰抗日有功的集体和个人,特颁发这块奖匾给陈城村巡逻守望队,后来悬挂在村里陈氏宗祠“追远堂”。荣获奖匾的陈城村巡逻守望队群情激昂,抗战斗志更加高涨,当地流行一首群情激奋的抗日歌谣:“滚滚滚,大家起来打日本。阿兄做先锋,小弟做后盾。要把日本兵,打得变灰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