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东山岛 > 东山新闻 > 正文

东山县梧龙村“扛酒”祈丰年场面好不热闹【图】

2016-03-03 08:36 来源:闽南日报 0

  今年2月19日,是农历丙申年正月十二,也是“中国传统村落”东山县梧龙村最有特色、最隆重喜庆的佳节,俗称“扛酒”。按风俗需准备供品的家庭,各设桌子于村中大祖祠前大埕内,焚香祀拜燃放烟花礼炮,焚烧纸金,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亲朋好友、附近村民相约前来观看,村子热闹非凡。

  祈福场面

  村中大祖祠从正月初十开始张灯结彩贴春联,各房公厅挂上俗称“灯花”的纸质花灯,点燃供桌上自家的“灯碗”,并且在灯油燃尽前要及时添加。灯能照亮前程,“灯”在闽南语中又与“丁”同音,为图个好彩头,于是就有挂“灯花”和点“灯碗”的习俗。

  供桌上的东西花样繁多

  早在正月十一,新婚男丁从村中大庙“龙山寺”抬出王爹王妈及众神像,伴随着锣鼓喧天,鞭炮烟火齐鸣,王爹王妈被请到村中大祖祠安座,待到正月十八再请回庙中。

  正式活动是在正月十二,也就是“扛酒”。在过去,因参与此项民俗活动时,由家中或堂亲家中的两个小男孩扛着一整坛自酿的好酒前来摆上供桌,所以称之为“扛酒”。随着时代变迁,昔日盛有自酿酒的坛子换成了市面上花色繁多的各式“小坛酒”“小瓶酒”等。

  小男孩“扛酒”

  今年村里参加“扛酒”的家庭共有26户,正月十二早晨,各家按抓阄选择桌式,依据经济实力,备办丁桌。牲礼、果品、花碗、花盘、花草假山、小桥流水、走兽飞禽等应有尽有。为摆好供桌,许多家庭甚至全员出动,桌上菜式、摆设物、烟酒各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阉鸡、美酒“米香球”必不可少。双龙戏珠、凤凰展翅、孔雀开屏、天鹅起舞……有心的人家请来雕工娴熟的厨师,用萝卜、南瓜、胡萝卜等为原料,雕刻出惟妙惟肖的富有吉祥寓意的形象。

  点“龙香”

  村里特意请来了乐队助兴,锣鼓声声不绝于耳。11时左右,青壮年将神像从庙里搬出摆在祠堂大门口,将王爹王妈供奉其上,孩子们则争先恐后地将一尊尊小神像捧在怀里,请到门口安座。这时候,正式祈拜尚未开始,村民就可先自行烧香祈福了。

  熙攘的人群中,巨大的“龙香”格外显眼,有近两米高,上有虬龙盘踞。据了解,“龙香”由各家各户自行准备,有些经济实力好的家庭为显示排场,动辄用上千的香。如今为了减少铺张浪费,改为由村里统一购买。

  点“灯碗”

  中午12时,身着统一服装的太祝带领大家焚香礼拜,这是“扛酒”的重头戏。

  拜礼完毕后,丁头、丁二攀爬上几米高的炮架上,开始燃放大联炮,按各家的桌位顺序依次燃放,一圈接着一圈,场面颇为壮观。燃放鞭炮的同时,村民还要烧掉“纸金”做成的“金元宝”“金塔”,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事业生活红红火火。

  燃放“大联炮”

  古时“扛酒”还有演戏、抱“戏旦”环节。即男丁上台抱“戏旦”到台下吃“席桌碗”,“戏旦”还没吃又被其他男丁抱走,争来抢去,滑稽好笑,现在这些习俗也早已不再。而且过去逢“扛酒”时节,每家都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耗费巨大,故有“穷人生不起男丁”的说法。如今的梧龙村“扛酒”,虽然基本仪式照旧,但丰盈简素随意而行,并且常有新元素加入,赋予“扛酒”这一习俗新的时代特色。(刘建龙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东山铜陵顶街路将配备专线电瓶车 实行交通限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