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东山岛 > 东山新闻 > 正文

东山边防最长兵龄“兵王”守岛16载 迎来退伍季

2015-12-28 11:23 来源:闽南网 0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终又是老兵退伍季。

  东山边防大队兵龄最长的“兵王”王俊泽,在东山城关边防派出所大澳警务室当了16年的船管员,每天与渔船渔民打交道。如今,要脱下这身军装,他充满了不舍。“无论退与留,我都深爱着第二故乡东山岛,它记录了我最难忘的青春记忆。”王俊泽说,在这里,他与美丽的东山姑娘喜结连理,可爱的女儿也降生在这里。

  尽管马上就要脱下军装,但他坚持守好最好一班岗,依然兢兢业业地做好船舶和渔民管理工作。同时,他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在部队磨炼人生,“好男儿就是要当兵,要当就要当个好兵”。

  移动档案库

  出生于泉州石狮的王俊泽高中毕业后,成为驻扎东山岛的一名边防官兵。

  最初接手船管员工作时,王俊泽的身体吃不消。“每天都要经历风吹日晒、海臭鱼腥,回到所里常常吃不下饭,皮肤晒伤、嘴唇干裂。”他说,为了适应沿海环境,他没少下功夫。“天天顶个大檐帽,随身带着个大水壶,走到哪儿就喝上两口,鱼腥臭影响食欲,就专门往渔民船上走动,闻着就习惯了。”

  如今,王俊泽不仅在海面上如履平地,还成了个“渔船通”。城关派出所干事小陈如此形容道:“每艘船的马力、船主、船号、吨位,以及船主家门牌号、联系电话等信息,他都倒背如流。”

  作为渔业重镇,铜陵现有各类船舶758艘,渔船民近3000名,全镇70%以上居民与渔业有关。纷繁的渔船、渔民档案信息烂熟于心,随时调动信息为渔民排忧解难,已是王俊泽的基本功之一。

  今年4月,一条晋江籍渔船停靠东山港。卸完鱼货进行设备检修时,一位学徒工不小心弄坏了进水阀,海水瞬间涌进船舱,船体倾斜,随时有沉船的危险。接警后,王俊泽立即赶往现场。他大脑一转,立即想到老陈、老欧2位船老大有大马力抽水机。于是,王俊泽立即致电,让他们送抽水机过来,随后又联系造船厂的师傅。经过近5个小时连续奋战,终于抽干了进水,关紧了阀门,渔船顺利返航。

  多项全能

  王俊泽熟悉业务后,又要求到船艇大队跟班学习游泳、船艇驾驶和机修技能。“身为船管员,这些技能关键时刻还发挥着救助作用。”他说。

  2013年9月,受到天兔台风影响,东山港内风狂雨骤。一条渔船缆绳松了,船上2名留守人员在风雨中飘摇。当时,港口围观者众,但谁也不敢上去搭救。

  “若不及时抢救,随时可能船沉人亡。”于是,王俊泽与船管干部小陈自告奋勇,驾驶一条快艇向渔船靠近。“当时海面上风大浪急,若靠得过快,可能会导致快艇倾覆。”王俊泽说,利用自己娴熟的驾驶技巧,他驾驶快艇围着渔船反复寻找机会,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终于将快艇靠上去,成功救下2名渔民。

  来自城关边防所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王俊泽救助群众78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00多万元。除了海上硬功夫,王俊泽调解纠纷的软实力也不赖。在铜陵镇的渔民中,流传着王俊泽的外号——“管家的老王”。

  今年3月,收破烂的小方和一个船老大因几块钱吵了起来。闻讯赶来的王俊泽,不由分说扯起大嗓门,先把两人给怔住了。“都在渔船里讨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你们说你们这事咋解决?不然叫所里来人把你们都带走,你鱼也不要卸了,你今天也不要收购了。”听到这里,二人立刻互相道歉,停止了争执。(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朱少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东山县防护林项目入选2015年省科技项目计划名单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