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村级商会助力乡村转型 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发展

福建日报   2018-02-12 09:41

  “去年收成不错,家庭农场总营收近110万元!”2月8日,在长泰县岩溪镇湖珠村洪氏宗祠前,村民洪建聪望着眼前汇兴家庭农场绿意盎然的火龙果基地,满怀欣喜。

  位于湖珠村的汇兴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黄志辉在修剪火龙果枝条。

  汇兴家庭农场于2014年成立,基地面积80亩,农场以“仿野生”、无公害生产方式种植,去年红心火龙果产量3.5万多公斤,成品果售价达70元/公斤,因种植过程不用农药、化肥,产品可追溯等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在汇兴家庭农场的带动下,湖珠村共有4个家庭农场种植火龙果,该村“绿色”火龙果种植面积达150亩,多户村民走上了发展绿色农业致富的路子。

  这一切,得益于湖珠村商会的带动。

  湖珠村位于长泰县岩溪镇西北部,19.5公里的湖珠溪穿境而过。全村人口3800多人,其中有2000多人外出深圳、厦门等地经商办企业。2012年,湖珠村种植速生丰产林1.25万亩,生猪存栏达20多万头,无序的发展,使得村里猪粪遍地,绕村而流的湖珠溪更是浊臭逼人,已危及当地生态水系安全及群众生产生活。痛定思痛后,湖珠村率先在全县开展生猪养殖整治。

  当时,洪景新是村里致富能人,从事猪饲料经营和生猪运输物流业,每年收入上百万元。2014年11月,漳州市首个村级商会——湖珠村商会正式成立,洪景新当选为首任会长。彼时,作为湖珠村商会带头人,洪景新在村庄整治时毅然舍弃自己的利益,带头做村民思想工作,积极推动猪场整治。

  近年来,该村共拆除猪舍18.8万平方米,推行“垃圾不落地”和雨污分流,改种阔叶林2200多亩,治理水土流失9000亩,重现了湖珠溪的河畅水清。

  猪不能养了,速生林不能种了,湖珠村的出路在哪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洪景新很快把目光投向了生态农业。他发动洪建聪等村民,共同办起了以种植红心火龙果为主的汇兴家庭生态农场。他还在果园里修起了凉亭、步道,既为村民提供新的散步休闲场所,也为村民树立了集采摘、观光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态果园样本。

  “湖珠村商会在促进村庄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湖珠村支书刘向日说。成立三年多以来,湖珠村商会累计投入资金近120万元在本村开展奖学助教、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事业,并且在扶持会员创业、会员企业之间抱团取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在湖珠村商会的感召下,会员返乡创办的漳州玉源利木业、绿森木业公司解决了本村近300名村民就业。至2017年底,湖珠村社会总产值达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达70万元。

  “我们准备借助商会的力量,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带动乡村发展。”刘向日说,目前湖珠村拥有鼓鸣岩旅游风景区、九九溪旅游风景区、湖珠溪生态观光区、火龙果生态农场等多处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旅游产业逐步形成。对此,刚刚当选的湖珠商会第二届会长梁文能表示,将把商会建成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政企联系沟通的好纽带、新农村建设的加油站,为建设富美湖珠积极贡献力量。

  在长泰县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杨海山看来,作为目前漳州唯一的一个村级商会,湖珠村商会是商会组织最基层的触角,拥有一定的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等资源,在服务企业、抱团发展、回报社会、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潜力巨大,“我们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成立村级商会,欢迎当地的企业家返乡反哺乡村,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的发展”。(全媒体记者 林深圳 白志强 通讯员 林少波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漳州:水环境治理有望1月底前完工
  • 东山:蓝碳红利反哺村民
  • 平和:生态种养 好“钱”景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