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打造生态“全域景区” 绿色崛起在“春风”里
奔跑在“春风”里———长泰县打造“绿富美”探魅
她有一座山叫天柱山,她有一条河叫龙津溪。
山傍着水,水依着山,山水交融,孕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家底,其底色正是生命的绿色。
她是长泰,山不高而清秀,地不广而开阔,人不多而精干,城不大而温馨。有人说,她是“花县春风、闽南宝地”“海西宝地、生态明珠”。
青山绿水,深深激发了长泰人的创作思维:画好“山水画”,打造“绿富美”。他们把人与自然、历史与文化、生态与环境交汇于一绿,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又到一年春回大地、春风萌动时,记者一行到长泰探访,寻找长泰绿色崛起的“密匙”。
美丽乡村长泰国标
2014 年11 月, 长泰在全国以活态实景形式展示美丽乡村“建设经”,并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美丽乡村,农民是主力军。
在长泰陈巷镇的雪美村,村民杨跃成创办的“绿港园”生态农场味觉馆,试营业中。村民们高兴万分,前来祝贺。在他们眼里,最早引进台湾芭乐种植技术的杨跃成,脑袋灵活、敢闯敢拼。
“未来,借助互联网+农业,线上线下提供用户绿色体验。”杨跃成说,“绿” 字号农产品效益可观, 抗风险能力强。农场投入130 多万元建起检测中心、追溯系统、农业物联网和电商平台。只要手机一扫二维码,农产品的“出生证”和 “成年证”,一目了然。连锁餐饮集团老板、知名大学教授的加盟,更让杨跃成加速实现从一产转型三产的“跨界”。而在长泰岩溪镇,林金水则研究探索无土栽培的绿色模式。在乍暖还寒的天气中,他并不担心作物受冻。他正不慌不忙地将东南亚运到厦门港的椰糠,一包包地卸下。他的底气,就是7 个最先进的温室花卉大棚,一株株粉红的百合花,一排排美艳动人的红玫瑰,一枝枝傲立枝头的火红鸟,春意盎然。
“温室花儿长得大吗? ”记者问。林金水说,花儿不再看天气生存。瞧!花圃的花泥是椰糠制成的, 再铺上地布,上方架设滴管。而在棚顶,有着层层保护网,要多少阳光和多高的温度,只要点击墙上的电控按钮,就实现。“除了精准施肥外,还减少病虫害传播。”他说。 “以前一年收获一茬花,现在至少五六次。收入也肯定错不了。”林金水笑容满面。记者还看到一幕墙,中间一个个小孔,状如一个蜂窝。林金水说,这是水幕循环水技术, 让水源在棚里环流,夏天可以降温6 摄氏度左右,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绿色”工业提升发展
在长泰县, 长泰经济开发区就是发展工业的主阵地,也是“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区。2014 年,该区被列为首批国家55 个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之一,也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走进被授予“绿色企业奖”的长泰安安合成革公司,留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在大门、走廊、楼梯和办公桌椅上,一盆盆花卉,生机勃勃。在车间,没有刺鼻气味,地板干净整洁, 工厂外围建有收集塔,专门处理废水,变废为宝,又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该公司副总裁朱国勤说, 几年来公司配备整套环保设施,推进废弃物治理,推行清洁生产,产业迅猛发展,成为长泰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之一。
“让绿色的旋律环绕每一个生命! ” 这是另一“领头羊”企业———立达信的车间标语。在LED 灯生产车间,没有喧闹,没有烟尘,只见机器人有序拼接光电元件。负责公司信息化的陈云青介绍说,短短7 年,公司从500 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国内节能灯行业“五强”,产值跃至40 亿元,这精彩的背后,靠的就是绿色科技。
“节能灯,‘生’和‘死’也要环保! ” 这是立达信公司的“生态加减法”。“生与死”,即节能灯的生产和回收。大活性炭过滤、超声波清洗……运用自主技术进行不含汞废管处理及荧光粉回收,配合从瑞典引进的世界上最先进的MRT 废旧荧光灯回收处理系统,立达信公司让节能灯“死”得其所。
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王志忠主抓开发区项目落地工作,对绿色经济有着切身体会。“坚持‘红灯’叫停,‘绿灯’的项目引进会审制度。不以大小论英雄,而以生态环保论好坏。一年下来,开发区为此拒资20 多个亿。”王志忠说,长泰县多部门对引办项目逐一把生态关,使之成为呵护绿色发展、追求绿色GDP 的“防火墙”。他说,入驻开发区的绿色通行证,就是新型产业、新能源科技型、贡献率高、产能高、用地少等。
“全域景区” 打造生态
“春天迷失百花丛, 夏天驰骋皮划艇,秋天登高望远数星星,冬天暖暖泡温泉。”这一句话,在作为长泰发展旅游主战场的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一点也不假。多年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围绕“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文化强区”战略目标,将旅游区绿色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当北方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时,长泰千年古村落山重村的油菜花已悄然绽放,流金溢彩绵延数十里。有人这样来形容它:“一路上都是满眼的树木葱葱,浅绿、淡绿、深绿、墨绿交织的山林,呼吸甜美的空气,已让我深深迷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长泰全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13亿元。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山重村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被称作“山重通”的薛耀辉从田地里洗脚上岸,成了村子第一位导游。他说,凭借山好水好发展乡村游,他们腰包鼓了。
“提子园、桃花岛、古琴坊……处处是景,处处很美。” 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后坊村,村民对不出远门就有工作,收入还不低,有着很深的体会。后坊村的“美丽经”,有人将之归纳为“五讲四美”——— 讲规划、讲主体、讲整治、讲机制、讲支撑;整洁美、自然美、人文美、特色美。(记者 杨朝华 罗培新 黄舒哲 通讯员 杨志慧 文/图)
绿色气质幸福颜值
长泰的气质是绿色的。这“绿”不止显在千年古县的灵山秀水, 也体现在当地人生产生活的细节里。从长泰经济开发区的安安合成革、陈巷镇雪美村村民杨跃成创办“绿港园”等实例,我们不难感受到“绿色发展”的共识更多源于一种自觉之需,这“自觉”追求的是幸福生活的获得感。而岩溪镇花农林金水探索无土栽培的绿色模式,不仅理念前沿,其践行更让人看到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未来趋势。
工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 也离不开自然生态资源这一先天禀赋。而推进旅游产业,做大旅游消费蛋糕, 自然生态在其中更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无论是在城镇、农村,还是工业园区,我们无不被那里着力维护的田园风光和协调发展的城乡建设所吸引。采访中,让人体会最深的就是长泰县上下一直致力找寻产业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关系。“绿色发展”让长泰这一千年古县焕发出无尽的魅力, 瞧那幸福的颜值美美哒!(黄舒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