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浦 > 漳浦新闻 > 正文

后裴社村道行路难 村民修路资金也成难事

2013-10-18 07:53 来源:闽南网 22

  坑坑洼洼的后裴社村道

▲坑坑洼洼的后裴社村道

  闽南网10月18日讯 一条700多米长、坑坑洼洼的斜坡土路,是漳浦县马坪镇文安村后裴社连接县道513线的唯一道路。

  “一下大雨就非常难走,骑摩托经常滑倒。”该村多位村民昨天联系本报,称他们愿意集资修水泥路,但镇政府要求村里出19万元,他们承担不起。

  受上个月台风“天兔”的影响,后裴社这条土路上铺的石子被冲得七零八落,沟壑纵横。

  村民林连谋说,每次大雨后,村里都要集资重铺石子,一年下来要花6000多元。“村里小伙讨老婆,有时对方一看村里的路况这么差,扭头就走。”

  “起初设计修3.5米宽,我们提议拓宽至4.5米。镇政府要求村里集资19万元才能开工,平摊下来每人要600多元。”村民林少辉表示,他们承担不起。

  马坪镇党委秘书林炳阳介绍,目前镇里只有后裴社和另一个人口少的偏远自然村没修水泥路。“修建村道完全是村民自愿的行为,我们绝不会强制村民分摊费用。其他村也是这样,先自筹自建,我们再根据政策补贴。”

  林炳阳称,村民可能对政策理解有误,“村民修建村道,资金来源有3个:一是村民自筹资金;二是县财政针对该项目的补贴,17万元/km;三是镇政府通过一些惠农项目,帮忙筹措的资金。根据县政府政策,每个乡镇一年只有3公里的补贴指标。考虑后裴社情况特殊,我们也可以先给他们这个指标,但前提是他们的自筹资金要到位。”

  林炳阳还表示,届时会成立一个理事会,所有修路资金投入项目都要公示,村民不必担心资金的流向不明。

  上述说法也得到了漳浦县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所副所长朱永木的证实。

  驻村干部郑辉强说,这条村道实际长约1km,应村民要求拓宽至4.5米,费用增加了约10万元,共50多万元。“我们提出村民多自筹5万,政府再帮忙筹5万,但村里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自筹资金难收。”昨天18时许,郑辉强又告诉记者,他已再次约见村里多位头家,并协商好,周末赴泉州、厦门联系在外经商的村民,筹措资金,“争取年底开工,如果村民不愿集资,那我们也没有办法”。(本网记者 陈青松 戴江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男子醉酒对警车乱砸一通 酒醒后悔不已投案自首
下一条:员工洗澡时不关门竟被老板扣工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