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寻亲路 团圆一个耄耋老人一生的心愿
林仁静(左)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自己的弟弟
闽南网10月10日讯 “你什么时候去找你三叔啊?再不找,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91岁的林仁静(原名陈仁静)时常在儿子耳边念叨着。他说,他曾在神前许愿,只要有生之年能见到弟弟,他要杀一头大猪拜天公,“当时如果不是他被卖,就是我,现在我日子过得好了,我就时常在想,他过得好不好?”
82年前,在漳浦县深土镇竹屿盐场,9岁的林仁静和7岁的弟弟陈仁印被父亲拉到人贩子面前,弟弟被挑中,卖到了晋江金井一带,从此,再无音讯。
寻亲数十年,直到今天,林仁静也没有弄清弟弟到底在哪里,现在怎么样了,“我相信他还活着,跟我一样盼着兄弟见面的一天”。
为筹鸦片钱父亲卖亲儿
“如果不是他被卖,就是我,现在我日子好了,时常在想,他过得好不好?”
那是1931年,老人记得,弟弟性格很好,很聪明,兄弟俩从来没有吵过架。母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靠捕鱼养家,家境不错。哪想,父亲后来染上鸦片,没几年便家徒四壁,最后养不起孩子,又要筹钱买鸦片,只能卖儿。
“就在祖祠边,记不清几个人贩子了,就说要带弟弟去找姑姑,后来我才知道他被卖了。”老人回忆,小时候他和小伙伴打架,耳朵被抓裂了,人贩子嫌他“卖相不好”,就挑走了弟弟。“一串银元,刚好一个手掌长,大约50块白银吧”。
由于担心自己被父亲卖掉,林仁静投靠了隔壁旧镇的舅舅,自此跟舅舅姓“林”,很少再回老家。哥哥陈仁队(音)也到漳浦县城,投靠一位叔叔。从此,三兄弟四下离散。
40多年寻亲数次失之交臂
“你什么时候去找你三叔啊?再不找,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老人的二儿子林永寿说,1964年,三叔陈仁印曾回到老家寻亲,可由于时代背景特殊,老家人都不敢跟陌生人讲话。几年后一次回老家,林永寿才听说,三叔当时在部队当兵,还是一名军官,当时带着两个警卫员回老家寻亲,漳浦县政府保卫组一位叫张和贵的组长接待了他。“当时,叔叔没找到亲人,在海边大哭了一场。”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家人也开始寻找三叔的下落。“一九七几年,一个堂叔曾到晋江金井镇一带寻找,找到了我三叔养母家。”邻居说,当年陈仁印从漳浦竹屿盐场寻亲回来后,被养母拒之门外,后来养母就移居海外了。
2007年,孙子林斌斯到晋江承包了一块土地种菜,一边卖菜,一边找人,“晋江也很大,金井镇就有一二十个村,我们找了这么多年也没半点消息”。
茫茫人海中找人谈何容易
“我曾在神前许愿,只要有生之年能见到弟弟,我要杀一头大猪拜天公”
几年前,大哥陈仁队过世了,和弟弟再无碰面的可能。而年纪越大,林仁静思亲的念头就越深,隔三差五就催促儿子和孙子去帮他找弟弟,“你什么时候去找你三叔啊?再不找,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林永寿说,这句话他已经听了无数遍,但是无奈,人海茫茫,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林仁静说,其实他没想过弟弟会认祖归宗,只是希望能见上一面,哪怕弟弟不在了,他也想见见弟弟的后人。
昨天下午,记者到漳浦县城,那位曾找到三叔养母家的堂叔已患上了老年痴呆,无法讲述当年的过程。记者试图打听那位曾帮三叔寻亲的保卫组组长张和贵,但暂时没有结果。(本网记者 陈青松 郑娟娟 杨清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