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佛昙大白石村三千人白鹭三万只
得益于村民保护,白鹭在此安然栖息,越聚越多
蓝天之下,白鹭翻飞
闽南网6月20日讯 漳浦佛昙镇大白石村,人口3000多,却有白鹭30000多只。白鹭是从2007年开始大量聚居的,村里自发设了保护区提示牌,不时巡查保护(详见本报2011年3月23日A18版)。时过多年,栖息在大白石村的白鹭数量剧增,不仅大白石自建的“村级保护区”密密麻麻地筑满了白鹭的巢穴,附近另有两块林地也成了白鹭的栖息繁殖地。人和鸟,关系越来越好。
昨天,漳州和漳浦两级林业部门专家考察后认为,这里面积小且分散,暂时达不到建立正式保护区的要求。但村民们的保护意识,还是让大家颇为感动。
距大白石村自建的白鹭“保护区”数百米外,有两片小树林,去年下半年开始,不断有白鹭出现。几个月后,村民发现,一棵树上至少有3个以上的白鹭巢,多的竟有8个以上。
得知情况,漳州市林业局副调研员郑金河、野动站站长卢敬中、高级工程师林国洪与漳浦县林业局副局长许达武、野动站站长许志刚一同前往调研。
经过实地查看,他们认为,这里白鹭密集,村民保护意识强,但白鹭栖息的地方分在三处,面积都很小,周边有大量民居等,达不到建立正式保护区的要求。
林国洪认为,村里此前自建的“保护区”内,栖息繁殖的白鹭过于密集,部分迁出属正常现象,也不排除其他区域的白鹭迁过来落脚。据测算,大白石村级白鹭保护区内,白鹭约两万只,新增的两个栖息点总数约1万只。按照当前的情况,大白石周边,每年白鹭的数量都将以2000只以上的数量递增。
白鹭群居筑巢,主要是能有效地保障后代繁殖,也保证自身安全。聚居处,有白鹭负责警戒,遇到危险就发出预警,碰到鹰或蛇等天敌,也会群体反击。
许达武表示,大白石村的白鹭生存状况总体较好,虽然林业部门没有在这里设置管理机构,但村民的保护意识很强,而当地佛潭边防派出所也将白鹭栖息地作为日常巡逻点,发现有游客闯入,都会及时制止。(本网记者 杨清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