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平和 > 平和新闻 > 正文

漳州平和发掘500年前墓道碑 引出潜善翁清官故事

2014-10-04 11:29 来源:海峡导报 0

  近日,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东风村长箱自然村,林氏宗亲发掘出一块石碑。

  经考证,这块石碑为明朝正德年间所立的墓道碑,距今已500年。该墓道碑的出现,也引出了当时林氏里长潜善翁的一段清官故事。

墓道碑

墓道碑

墓道碑现村道 为明朝时所立

  在坂仔镇东风村长箱自然村的村道上,一块石碑显得格外醒目,它高2.9米、宽96厘米、厚20厘米,上面横写“大明”二字,右边竖写“诏赐寿官潜善翁林先生墓道”,左边落款为“正德十年岁在乙亥(1515)正月吉日立”。“这块石碑是明朝正德年间立的墓道碑。”平和县铜壶林氏联谊会会长林明智介绍,在文革期间,这块石碑遭到破坏,断为两截,一截被村民收藏,一截被埋在地下,直到近日被村民挖掘出来,才得以将石碑修缮如初,并立于原处,供后人瞻仰。

潜善翁赈灾济粮 皇帝下诏书褒奖

  据考证,碑上的潜善翁是平和林氏始祖孝公的八世裔孙,生于明正统丁巳年(1437),卒于正德癸酉年(1513),享年七十七。在世时,潜善翁当里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镇领导)。

  “从石碑上可看出,当时正德皇帝曾下发诏书,为他立墓道碑,对潜善翁的事迹进行褒奖。”坂仔镇原文化站站长林南山说。

  据林氏族谱记载,明正德年间,漳州府发大水,洪涝成灾,庄稼冲毁,粮食绝收,百姓饿死无数。潜善翁一面带头赈灾济粮,一面发动村民开展生产自救,引领村民度过灾荒。潜善翁去世一年多后,龙溪县令把潜善翁的事迹上报朝廷。明武宗十分感动,于正德十年下诏书,为他立墓道碑。(记者 林晓琪 通讯员 林何新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平和选拔30名蜜柚节“微笑大使” 培训志愿服务
下一条:这货造型讨喜!平和元宝形蜜柚披上金黄色外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