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地税局将“互动式”税源管理贯穿全局工作
创新服务 优化环境
平和县地税局以创新为主旋律,将自主品牌——“互动式”税源管理贯穿全局工作,连续18年超额完成收入任务,为助力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服务惠民优质高效,税收执法规范有序,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高效、宽松的税收环境;地税干部队伍风清气正,队伍形象和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升。今年“五一”前,平和地税局喜获省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
服务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营改增”后税源减少,平和地税工作依托坚实的业务基础,探索征管新模式,强化工作执行力,组织收入增长连续跨越几个台阶。
攻坚克难,天道酬勤。全县地税工作人员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全力当好服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013年组织各项收入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1亿元,增长25.9%,收入总量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增幅连续三年列全市前三名。五年间连年完成市地税局、县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入库地方税费年均增长34.22%,税收收入年均增长40.14%,年均收入增幅快于财政收入增幅近16个百分点。
优化经济环境的“稳压器”
服务就是形象,窗口就是示范。地税服务力,是优化经济环境的“稳压器”,更是营造公平环境、助推当地发展的竞争力。
重造办税流程,创新服务新格局。平和地税顺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重造流程压缩审批层级,将县局征管、税政、规费和税务分局(所)的部分管理权限前移到办税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将88项涉税业务前移到办税服务厅受理,增加10项涉税即办事项,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核、股长审批”的三级审批制度,仅2013年累计为纳税人节省办税时间64060小时。
推进事业发展的“永动机”
谋事干工作,全在一个“人”字,平和县地税局创新引入“职业发展周期”和团队管税理论,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凝聚向心力,为地税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执政能力建设、履职能力培养、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建设等工作,全局风清气正,连续12年未发生一起违纪违法案件,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中国税务报》征文全国一等奖,全年获“漳州市地税系统岗位能手”、漳州市“巾帼建功”标兵,市局“身边好人”、全市十佳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共计17人次,单位连续三年政风行风评议列全县第一名。
此外,该局创新信息管税模式,自主开发互动管理平台软件,2013年共对定额核定、票表比对、注册资金印花税等征管基础数据的涉税风险信息比对5325条,查补税费1066.85万元。创新纳税服务方式,建立“标准化、专业化、菜单式、量化式”纳税服务岗责体系,推行“全城通办”、免填单、电子影像管理等特色服务,不断完善纳税服务功能。创新征纳沟通渠道,设立纳税人维权中心,切实解决纳税人举报、投诉相关问题。
创新,为地税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不竭的活力。未来,平和地税人将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法治观念、责任观念,高扬创新的旗帜,为国家和当地地方经济建设尽职尽责,不断谱写新时期地税工作的华彩乐章。(闽南日报 罗奇伟 林大钊)
——平和地税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小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