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民间笊篱老行当有望申非遗 已被渐渐挤出市场

2015-07-01 08:28 来源:海峡导报 0

  民间老行当有望申非遗  

  红砖黛瓦的幽静老街上,那扇斑驳的老木门敞开着,66岁的苏龙安正娴熟地做着笊篱(zhào lí)。


▲66岁的苏龙安正娴熟地做着笊篱

  昨日,对已过花甲之年的老苏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他跟他的老技艺,头一回走进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镜头里。“有点紧张。”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连河表示,从昨日开始,他们正式对市区的民间老行当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影像资料的方式记录下来,对有价值的老技艺、老行当,他们将进行筛选;对有价值的项目,可以考虑申报保护。

  老苏的小店开在市区香港路上,一开便是30年。

  说起笊篱,老苏打开了话匣子。“漳州本地人习惯上叫饭篱,用来捞水里的东西。”老苏介绍,笊篱其实是烹饪过程中涮烫及食品加工中不可少的工具。

  随着时代的进展,手工编的笊篱也慢慢被挤出市场。老苏对此也无可奈何。

  而在王连河看来,由于技术含量低、保护价值不大,一些老行当、老技艺正悄然退去,实在可惜。

  为此,他们着手对民间老行当的技艺过程、传承现状、传承人生存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影像资料收集。“这也是我们工作视角的延伸。”6月初,市非遗保护中心启动了市级以上95个非遗项目的数据库建设工程。

  20多项的第6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今年,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总额将有望突破100项。”(记者 张韩丰 通讯员 郑德鸿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8家城市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 减轻患者负担
下一条:厦蓉高速魔鬼路段开展应急演练 连发车祸起火1小时处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