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距高考仅有80多天 如何复习漳州一中名师给您建议

2012-03-15 07:26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核心提示】

  今天是3月15日,离高考只有80多天了。学生寒窗苦读,为的是能够在80多天后的战场上,迸发出能量,取得骄人的战绩,实现走进象牙塔的梦想。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同样,想要高考取得好成绩,平时的努力很关键。眼下离高考只有不到3个月,冲锋的号角在耳边响彻,这个时候的复习显得至关重要。

  可是,这段时间里,考生们要复习什么,怎么复习?怎样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更快提分?本报与漳州市教育局中教科联合推出了“高考备战攻略”,邀请漳州一线名师,为广大考生的备考提出建议,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今天推出的是语文和英语两科。漳州一中语文老师汪怡平建议,学生在语文总复习的阶段要养成3种习惯,掌握3种阅读题型的答题技巧。英语备考,漳州一中的陈丽明老师建议,要学会用“词汇”、“语法”、“语感”这三条腿走路、三管齐下。

出场老师:汪怡平
漳州一中高级教师
福建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

语文
养成3种习惯掌握3种阅读题型
【考点评析】部分内容有微调

  汪老师说,2012年《考试说明》与去年总体保持一致,只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微调,更新了部分“题型示例”。

  从学生备考范围看,增加了两篇古诗文的背默,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从参考试卷上看有两点变化,一是明确了文化经典阅读考查两道表述题的样式;二是语言文字运用题增加3分分值,时文评述题的概括材料内容不再考查。

  从考查内容和呈现形式看,今年的《考试说明》,要求考生做题时要表达得更加简洁、清晰、明确。如“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这一考点,今年则简洁地表述为“要求识记主要故事情节,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删去了对“经典细节和精彩对白”的考查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要求考生对名著中一些繁琐的细节死记硬背。

  而在阅读能力考查中,更注重对阅读文本本身的研读和理解。譬如在现代文阅读的示例分析中,对各类能力的考查,都添加了“是否与原文一致”、“把握文章内容”等内容。

【备考建议】养成3个习惯

  根据汪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考生在最后阶段语文复习必须要强调三个习惯。首先是归纳总结的习惯,其次是研究试题的习惯,最后是答题规范的习惯。

A.归纳总结知己知彼

  “彼”是指课程标准和历年高考题,“己”就是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不足,重点训练。汪老师说:“了解自己的最有效方法是为自己编一本‘错题集’,你可以从历次考试的错误中了解自己,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难易不同的练习发现自己。”

  而万变不离其宗,在复习中考生还是要回归课本和复习用书,细读、梳理有关考点的知识和能力。课本和复习用书里面,有不少解说、归纳各考点的知识内容、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针对自身的不足,再一次细心阅读、记忆、揣摩,会有助于梳理知识系统,提高查缺补漏的效率。

B.研究试题,考前热身

  考生千万不能忽视《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精解‘题型示例’中的经典考题,是最有效的‘热身训练’。”汪老师认为,语文高考是典型的以“能力”立意的考试,对考生的重要要求是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题能力的合理“迁移”,而绝不是靠超量的题海训练去猜题、押题。在最后冲刺阶段仍陷于题海,与其随分数而大喜大悲,不如通过解答规范的示例性高考题,理清解题思路,巩固解答各类试题的能力。

  当然,在精解“题型示例”的同时,也要注重分析高考试题,这是考生提高复习效果的根本方法。考生应该先做一套往年的高考试题,再对照标准答案。然后开始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注意区分易错点、易混点,做到知识落实、方法落实,尤其是思路要正确。对问题分析,知识掌握不要过于“专”,过于“专”就容易“偏”;要做到“精”,“精”才能对知识掌握“透”。

C.答题规范要重视

  答题要规范,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考生都知道的道理,但每次考试都有考生在这方面丢分,很可惜。再次提醒考生,在做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问什么答什么,防止答非所问,因此答题时尽量直接写出答案要点。其次,答题要简洁精练。另外,诗词鉴赏类试题,还要注意术语表达规范。

【作答技巧】掌握3种阅读题题型
一、现代文阅读: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根据以往的考试,现代文阅读考生经常得分不高。要取得好成绩,没有捷径,训练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同学们应该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限时训练、在文中画符号训练、答题规范(书写)训练等,进一步领悟答题的技巧。

  掌握技巧并不难,就两个字:心细,就是要求考生认真看选项和文本是否一致,有没有前后矛盾、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因果倒置、判断绝对等问题。

  此外,在作答时一般采用分点叙述,尽量引述原文,无须过多修饰,点到为止。答题时,找准答题点,看题目涉及的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仔细分析每句话的意思,理清之间的关系,揣摩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语句,再进行分析组合,做出答案一般不成问题。对于探究题,要注意全面考虑问题,针对性强,能进行准确的概括总结,论述合理,理由充分。

二、文言文阅读:关键是读懂选文的意思

  文言文(包括文化经典)的复习,读懂选文的意思是应试的关键,有3种做题技巧考生要牢记。

  首先,加点词解释选择题尽量回归原文句子,懂得“望文生义”(用现代意思去解古词)选项常常是错误的选项。提炼信息和文意理解,选择题一般有两项是迅速排除项,有一项是干扰项,因而采用“排除法”,先排除前项,再仔细研究后者,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其次,文言翻译按照翻译规律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必须注意关键词译出的落实,强烈要求直译,要有语境意识,留意语法;做题时应关注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有些字词可根据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最后,如果实在看不懂选文,可以从选择题第4题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因为这题常常就是对原文意思的归纳。

三、时文短评:针对性越强越有战斗力

  写短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针对性越强就越有战斗力。要非常清醒地掌握时文短评的写作要求,要努力克服以下问题:①全文没有观点,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说理不透。②观点偏激,强词夺理,令人无法接受;或者说理肤浅,没有深度广度;或者分析抓不到问题的实质,浮于表面。③条理不清,语无伦次。④字数不足或严重超标。

出场老师:陈丽明
高级教师
漳州一中英语教研组组长

英语
学会“三条腿”走路
【考点评析】考试说明变化不大

  今年的《考试说明》和去年比变化不大,比较稳定。没有增加新词汇,还是要求考生要熟记3200多个单词,只是增加了10来个单词的词性变化,比如说,去年考名词今年可能增加考形容词。

【备考建议】实现三条腿走路

  陈老师说,英语要学好,没有什么捷径,是靠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总结经验就是三个关键词,“词汇”、“语法”、“语感”,三条腿走路、三管齐下。

词汇是前提

  陈老师说,从去年开始,《考试说明》明确了英语词汇的考试范围,就是3200多个词汇,这个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是考好英语的前提,也就是说哪些词要考、哪些词不考有明确的规定,高考词汇要考什么其实都告诉你了。如果高考的考卷中出现考纲外的单词,会有中文注解,这是很人性化的,说明考试要求降低了。

  但明知道要考的范围就是3200多个单词里,还是有不少考生背不全,HOLD不住,有的同学临近高考才发现很多单词没有背。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基础和重点词汇加以背诵,例如常用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特别对于短文填词和书面表达中有可能遇到的词汇应该特别引起重视。而一些抽象以及生僻的词,只要知道中文意思就可以了。

语法是基础

  陈老师认为,语法是考好英语的基础,关键是理解。“语法是英语语言的规律和法则,学生从初一开始就学语法知识。”学好语法能提高学英语的效率,能帮你快速有效地把握句子的意思。在当前总复习阶段里,就是要在平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或者补缺补漏,多做一些历届高考单选题,再细心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点、易错点、常错点,对常错的词汇拼写和语法知识要建立错题档案,并不断翻阅,提防重复出错。

语感有助答题

  语感好往往能够有助于考生答题,即使有些单词不懂或者忘记了,语感好的考生一般也会猜得八九不离十。而要提高语感就要求考生多听、多读、多背。考生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诵读英语美文。听力内容务求语言地道、情景真实、长短适宜、难度适中、语速恰当。除了高考听力模拟试题外,也要听难度适当的文本,例如《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就是很好的文本,一定要听到不看文章也能听懂。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立交桥将维修加固 已被列入五大战役重要项目
下一条:业内揭秘房产市场潜规则 不可抗力非逾期交房挡箭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