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牵线搭桥寻得42年前老战友 再合影重回当年
闽南网1月21日讯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一首《朋友》是老兵黄建聪和余金荣友情的真实写照。
42年前,5名青年在三明军分区集结,当兵的日子里,大家亲如手足;5年后,他们各自散落天涯,离别赠言“友谊长存”,镌刻在合照的背后,代替彼此一生相守(详见先前报道《省三明军分区42年前的帅哥靓妹 老战友好想你们》)。昨天,通过海都报牵线,两位老兵黄建聪和余金荣,42年后再度重逢,执手忆青春,聊不尽的牵挂和情谊。
当年的合影,后排左一为余金荣,后排右一为黄建聪
临别时,他们请记者再为他们拍一张合影。已不是当年的时光,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但还好,友谊地久天长。
【喜讯】 海都牵线搭桥 老战友来音讯
“他激动得一晚上没睡,恨不得天立马就亮了!”
不久前,漳州龙海港尾镇店地村的黄建聪老人,拿着一张老照片,委托海都报帮忙寻找照片中的4名战友——汪敏、王莉莉、小陈和余金荣。9日,寻呼消息见报后,却如石沉大海,迟迟没有半点反馈。直到19日晚上7点,一通电话打进海都热线通95060,带来好消息,电话那头的老人语气激动地说,他就是本报寻呼的余金荣本人!
“看到报纸上的那张老照片,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就是它,它是那么唯一!”余金荣说,这张照片他也有,当年退伍时他们5人一起留影,照片洗出来人手一张,正是这张照片让他确信要找的人就是自己。“岁月不饶人,一转眼都老了,见面可能都不认识了吧!”
他阅读报纸,感受到黄建聪的用心,十分激动,立即拨打了海都热线。海都记者也不敢耽搁,立即把好消息通知给黄建聪。在记者的牵线搭桥下,两位老战友相约第二天上午,在厦门相见。
昨天一早,记者到黄建聪家接夫妇俩,茶桌上已堆满大包小包的东西。黄建聪说,他们连夜准备了见面礼要送给老战友,“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些家乡土特产,在闽南习俗中,送桂圆有祝福对方‘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美好寓意。”
得知余金荣正是当年来过婚礼的那位,老伴江丽蓉也决定一同前去。拎着大包小包,江阿姨心情很好,她笑着说,“他(黄建聪)激动得一晚上没睡,恨不得天立马就亮了!”黄建聪也乐呵呵地,要见战友,他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了。
去往厦门的车上,黄建聪双手紧握,显得又高兴又紧张。海都记者问他,见面时能否认出对方,他不假思索地肯定,“能认得”。老伴江丽蓉以对丈夫的了解,紧接一句,“怎么可能认得,见面后他一定说不出话来。”说说笑笑间,1个多小时的路途也显得短了。
【重逢】 一笑重回当年 执手共忆青春
“他一见面就笑了,这一笑,真就像他年少时的样子。”
上午10点30分,车子抵达厦门思明区厦禾路附近一家宾馆,移居澳大利亚多年,最近归国探亲的余金荣和何玉英夫妇俩,已在宾馆门口翘首等待。
久别42年,老战友再次重逢,黄建聪人还未到跟前,余金荣就远远地伸出双手去迎接他,“啊!是你,是你啊!黄建聪!”黄建聪此时脸上也笑开了花,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因为激动,涨红了脸,却说不出一句话。
余金荣今年65岁了,和黄建聪同岁,他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他说,看到黄建聪的第一眼,还真没认出来,但他一见面就笑了,“这一笑,真就像他年少时的样子。”两位夫人第一次见面,也十分投缘,一问才知道两人同龄,今年都62岁了。
前晚,余金荣反复看着报纸,那些当兵的日子和当年的小伙伴们,一起从记忆深处跳出来,重回脑海里。余金荣说,在三明军分区时,他们五个人一直都是最要好的朋友,“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彼此坦诚相待,十分真诚”。闲暇时光,五人会凑在一块,到水泥操场上,穿上自制的木鞋,鞋底装上4个铁轮,一起滑旱冰,这是他难忘的回忆。
聊到兴头,两个老兵默契地握住对方的手。余金荣瞅着黄建聪的肚子,笑着调侃道,“你发福了不少啊,看来生活是越过越好了!”黄建聪也俏皮地反问,“你没有三高吧,身体可还好!”
说起其他战友,余金荣和黄建聪异口同声,叫起了“小黑皮”。原来,“小黑皮”就是当年的汪敏,入伍时属她年纪最小,肤色最黝黑,可她又偏偏喜欢在吃饭时浇上酱油。余金荣笑道,“她不管咸不咸,吃什么都要先淋上酱油”。
【约定】
下次回国 再去探望“咱爸咱妈”
“太巧了,若不是缘分,让我到哪里去找你!”
余金荣说,退伍后,他考上厦门一所大学的化学专业,后来黄建聪结婚了,夫妇俩还不辞辛苦地搭车乘船,到学校看望他。之后,他也曾到黄建聪家中拜访,只是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次见面。黄建聪说,余金荣那次来家中拜访,他们好不容易留宿他一晚,想把婚床让给他睡,可他怎么都不肯,硬是在地上简单打了地铺。
毕业后,余金荣被分配到福州某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他说,自己也曾想念战友,回到三明军分区询问大家的下落,可惜没有找到。之后,女儿诞生,他们全家人便移居澳大利亚,很少回国。这次,他刚好回国探亲,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得知黄建聪在找他。
原来,他在福清老家的一位乡邻,看到了9日海都报的寻人报道,虽然27年未见,仍一眼认出了他。这位老邻居辗转得知,余金荣最近恰巧回国,便亲自带着这份报纸赶到厦门,交到了余金荣本人手中,这才有了第二天两人的重逢!
“太巧了,我不知道你出国了,若不是缘分,让我到哪里去找你!”黄建聪不禁感慨道。
黄建聪邀请余金荣夫妇到漳州作客,但余金荣两三年才回国一趟,这次回来已20多天,第二天就要返回澳大利亚,时间仓促无法前去。不过,得知黄建聪家中父母都还健在,余金荣连声表示,“太好了,太好了,下次回来,一定到家中拜访‘咱爸咱妈’!”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约定保持联络。
余金荣说,这份寻人的报纸,他要带回澳大利亚,留作纪念,也让自己的孙子瞅瞅爷爷年轻时的样子。
黄建聪夫妇(左)与余金荣夫妇合影
其他的战友
你们在哪里
余金荣说,他记得小陈叫陈某琳,建瓯或建阳一带人,年龄大他一两岁左右,今年应该有66岁了;汪敏年龄最小,小他5岁左右,今年应该是59岁;王莉莉大约61岁。(海都记者 吴芳 戴江海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