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天干物燥小心它们“来电” 网友发帖求防静电方法

2014-12-31 08:07 来源:闽南网 1
毛衣、车门、购物车……静电无处不在,网友发帖,求防静电方法。

  生活记事本

  天干物燥 小心你们“来电”

  毛衣、车门、购物车……静电无处不在,网友发帖,求防静电方法

天干物燥 小心你们“来电”1

天干物燥 小心你们“来电”

  闽南网12月31日讯 冬天,静电是会呼吸的痛,它躲在身边每一个角落,脱衣服会痛,开车门会痛,连握手都痛……你是不是也和海都邦邦一样,得了“触摸恐惧症”。开个车门,伸手缩手了几个来回,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还是不敢摸门把。

  静电真是防不胜防,有没有危险?有没有破解的妙招?昨日上午,鱼友“杨迷”发帖“冬天静电如何破”,网友们都急求答案。

  “杨迷”说,每到冬天,他都特招静电,每两天就要被办公室里的一个铁箱子电着。网友“低头浅唱”说,超市里的购物车,也是个“电源”。一些小有经验的网友跟帖支招,有的说,这是因身体太干燥引起的,有的说,要先把手触碰墙壁,放掉静电,这些办法都靠谱吗?海都邦邦请了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又整合了一些资料,为大家科普一下。

  为什么冬天静电多?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洪清辉老师说,静电的产生,多是由摩擦引起的,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都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便会被大量储存起来。

  另外,《烟台晚报》报道,家用电器、电脑等产生的静电荷,也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再加上人们穿着厚厚的化纤衣物,使积存的静电难以释放,且皮肤表面缺少水分,皮内末梢神经容易受刺激而变得更加敏感。

  什么人更容易产生静电?

  据《科技日报》报道,老年人的皮肤相比年轻人干燥,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

  如何防止静电产生

  洪清辉老师说,想要避免静电发生,可从“防”和“排”两方面入手。

  穿衣防静电:可多穿纯棉衣物,勤洗手、洗脸、洗澡也能预防静电,让静电在水中释放。

  正确排静电:多触摸墙壁是去除静电的好方法之一,人们只需要先触摸一下墙壁或是地板,就不会被电了。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可在下车前提前握住金属的车门框,这样能及时把身上的静电排掉。

  会不会危害人体?

  洪清辉老师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静电伏数值都非常小,在安全值范围内。

  《烟台晚报》报道,静电电压超过3000伏时,手指有刺痛感,静电电压虽高,但摩擦生电的时间极短,所以电流就很小,不会对人造成生命危险,但过多的静电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例如,会妨碍心电、脑电的传导,影响人体中枢神经,扰乱酸碱度平衡等,对于患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的人及婴儿危害较大。

  不过,还不止这些呢,静电有时候也会成为隐形杀手。海都邦邦在公安部消防局主办的网站上,看到了几个案例。

  2006年3月25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一家液化气站,因人体静电引起了液化气罐车突然着火,消防队员历经96个小时的奋战,才将大火扑灭。2010年1月7日17时30分,中国兰州石化罐区爆炸起火,6人遇难15人受伤。事故原因系罐体泄漏,致使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引出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着火爆炸酿成惨剧。(海都记者 黄一红 丘天/漫画)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漳州两地市领导调研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下一条:漳州元旦3天天气晴朗适合出行 昼夜温差大需防寒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