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岁老樟拥抱200岁古榕 老夫少妻就是这么任性
老夫少妻:712岁老樟和200岁古榕 就这么任性 就这么拥抱
闽南网12月11日讯 任性!腻歪!年龄不是问题,因为,712岁的老樟树和200岁的榕树合为一体了。
樟抱榕,成为一大风景
这“樟抱榕”,若不是树干颜色略有区别,很难看出胸径2米多的树干上,长出了樟树和榕树的叶子。
漳浦佛昙镇轧内村的这两棵古树,被当地村民称为“夫妻树”,更被看成是爱情的象征。
昨天,佛昙镇政府透露,轧内村当前还有陈元光屯兵使用的古兵营城墙遗迹。当前,镇里已完成轧内村古樟树群、古兵营遗迹等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景点规划,拟将轧内村打造成一个特色的富美乡村,作为旅游景点推广。
夫妻树也有“身份证”
昨天上午,在佛潭边防派出所民警(兼任轧内村村官)指引下,海都记者一睹夫妻树的真容。
当地政府不仅给这“古树名木”挂上了身份牌,还在树边立了简介牌。
简介牌并没把这两棵古树分开,而是作为一棵“樟抱榕”的连体老树介绍。简介牌显示,樟树树龄712年,榕树树龄200多年,两树合为一体,人称“夫妻树”,雅名“樟榕合璧”。
佛潭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蔡荣华说,村里除了这株视为爱情象征的“夫妻树”,不远处还有一株被视为“生命之根”的古榕树。
距“夫妻树”几十米外,“生命之根”的古榕树枝叶、树根的旺盛长势特别显眼。简介牌显示,清朝陈氏祖先在古漳园及鉴湖各村落种榕树,现存10多棵,这棵榕树树龄266年,胸径2米,树冠覆盖面积2.2亩。
榕树的根部大量露在沙土上面,与顶部茂盛的枝叶形成呼应。盘根错节的根部所占据的面积,几乎与树冠大小一致。
陈氏祖先种树防风固沙
轧内村当前除了10几棵树龄超过200年的榕树,还有9棵树龄都超过700年的樟树。听说,村里村民都姓陈,元末明初,陈姓一族祖先来到佛昙镇,在轧内村开基立祖、繁衍生息。
当时,因村子靠近海边,每到秋冬之际,海边经常刮风,村子里就会飞沙走石,许多房屋都被风沙淹没。为了抵抗风沙,陈氏祖先就在海边种上一片樟树、榕树,用来防风固沙。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一大片防护林,只剩下当前这些古樟树古榕树。村民陈先生说,村民都非常珍惜祖先留下来的这些老树。
新中国成立前,曾有外地人想强行将樟树砍了去烧樟脑,全村的老少妇孺出动,拿着铁锹、锄头,合力将这些人赶出村子,保护住了这些古树。
近几年来,村里每逢修路,遇到老树的地方,村民就避开了,为古树让路。(海都记者 杨清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