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拳击小将“奏响”拳击梦想交响曲 成最大赢家
在今年的省运会上,漳州队在拳击比赛上豪取10金,成为本次拳击比赛的最大赢家。而在拳击赛场上摘金夺银的漳州运动健儿们,都来自福建竹林文武学校,他们在这里学习、训练、成长。近日,记者来到这里,了解校园中的“拳击队”。
刻苦训练的漳州拳击队队员。
省运会的拳击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队员们没有闲下来,他们正在进行恢复训练,以便为冬训做准备。坚持不懈的训练,是漳州队能够取得好成绩的法宝之一。而在省运会的拳击比赛中能够拿到10枚金牌,也说明漳州拳击队的水平已在全省前列。曾锑兵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队员们有信心。
陈志城是福建竹林文武学校的校长,也是这次漳州市拳击队的领队,他告诉记者,拳击是学校的品牌,由于学习训练都在学校,拳击队的队员们有充足的训练时间,“这次比赛之前有去外地交流了一个星期,根据对手的实力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战术。”陈志城说,知己知彼,亦是漳州拳击的制胜法宝,漳州拳击队会利用大型比赛的机会,了解自身与对手的实力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我们的薄弱点在哪里,对手的优势在哪里,了解后,再从技术上,教练指导上,保障上去完善加强自己,所以运动员就有信心了。”陈志城总结道。
今年漳州市东道主,拳击队的赛前准备更加充足,相比于上一届省运会,拳击队的轻量级比赛成绩有所提高,“漳州队的特点是速度快,有以攻为守的优势。”曾锑兵说。
想要练好拳击,需要下大力气。漳州拳击队的运动员选拔主要是福建竹林文武学校的学生。练拳击,不仅要能吃苦,脑子还要机灵。教练会根据学生的籍贯、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素质先来选拔拳击队员。在培养的过程中,教练需要考察队员的协调性、灵活性。一开始,教练先培养队员对于拳击的感觉,并让队员练习基本功,等到队员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再进行技术、实战指导,并让他们参加一些比赛。“练拳击至少要四五年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曾锑兵说。
寒来暑往,这些拳击队员们在学校的拳击馆内无数次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平时每天要两小时的训练时间,等到集训时则要提高到4小时以上。林毅龙在今年的省运会上拿到了男子54kg级别的冠军,今年已经初三的他已经算队里面的老大哥了,说起这次的省运会,他认为自己发挥得还不错,虽然在半决赛中遇到了强敌,但是依靠自身实力与教练的临场指导,他最终还是成功登顶。这个酷酷的男孩想要为拳击正名:“拳击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是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其实不然,要练好拳击,头脑要好,不然你一上场就会被对方抓住弱点,光靠蛮力是不行的。
拳击已经成为福建竹林文武学校教学体系的一部分,跆拳道、散打、摔跤也分别有各自的队伍,也都参加了今年的省运会。早在1991年,学校创立之初就有了拳击班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校拳击队的发展日臻成熟,培养出了许多拳击人才。他们有的进入大学深造,有的进入省队训练,在退役后又返回学校,成为拳击教练,曾锑兵就是其中之一,他在2000年左右开始学习拳击,退役后返回学校任教,培养出了不少省运冠军。“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拳击,但拳击是一种很有魔力的东西,既然练上了就不想改别的项目了。” 曾锑兵认为,拳击虽然是一个比较冷门的项目,人们对于拳击也有一些误解,但拳击运动如今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漳州新闻网记者 徐镜正 方一凡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