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老人医院门口遭拦意外身亡 医院车辆通行内“忧”外“患”
60岁的老人开车去漳州市医院做血透,由于是从“出口”进入,被保安拦了下来。僵持几分钟后,老人发生意外,经抢救无效死亡。
几个月之前,市医院沿胜利路的3个门,车辆随便出入,为何现在实行进出分开的规定呢?这个规定对市民、病患来说,又带来哪些不便呢?昨日上午,记者再次赶到市医院实地调查,感受市医院车辆通行的内“忧”外“患”。
事发医院
内“忧”:现有的车位根本不够
据了解,漳州市医院每日的门诊接待量达5000人次,远远超出了现有的接待能力。
患者的大量增加,给市医院的硬件设施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停车及车辆通行问题。
昨日上午,市医院办公室主任张跃能向导报记者介绍,他们现在感觉到压力非常大,“医院里面,能停车的地方也就是门诊大楼前面的空地和住院部前面的场地。而医院外面,能停车的地方也少得可怜,那么多的社会车辆进入医院,哪有地方停?”
市医院沿漳州市区主干道——胜利路,有3个门,分别对应着门诊大楼、医技楼和儿科大楼。而位于建设路的门,则是消防应急通道,正常情况下,是不对外开放的。“以前,社会车辆从这3个门都可以在停车场保安的引导下,自由进出。”市医院的一位负责人说,但今年来,为保障胜利路的畅通,漳州市政府牵头多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最终做出了“中门进,两边门出”的决定。
外“患”:门口成拉客车车位
导报记者在市医院门口调查发现,虽然经过多部门的整治,但医院门口的交通状况仍令人堪忧。
市医院公交车站,就在市医院的中门和儿科大楼对应的门之间,只要公交车一进站,这条通道就会被占据一半。
导致道路拥堵的,绝不仅是公交车,医院门口拉客的出租车、人力三轮车、摩的等,也是导致拥堵的“罪魁祸首”。
昨日上午10:40许,虽然已经过了早高峰期,但市医院门口的车辆通行速度,还是很缓慢,甚至会出现短暂停顿,导致小面积拥堵。
医院急诊大楼附近的大门左侧,3辆人力三轮车正依次“排队”,在那里等客,而这些三轮车有的已经占用了部分机动车道,给从医院里面出来的车辆,造成一定影响。
大门右侧也不例外,也停着好几辆人力三轮车和出租车在等客,有的出租车甚至停在门口的正中间,与客人谈生意。
与市医院一路之隔的市政府门口,则井井有条,两个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怎么通行,请你提意见
据了解,漳州市7月启动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作为漳州市区胜利路上的大单位之一,也是人流、车流较大的地方,市医院被要求立体布局,开通通道,形成循环,开口合理。
但“中门进,两边门出”的决定是否合理,有待验证。
“不要说患者了,我们医院内部的职工进出也成问题。”市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室负责人说,每天早上上班时,他都感到很麻烦,“从西洋坪方向开车过来,如果遇到中门(入口)拥堵的话,交警就示意我们继续前行,只好右转到建设路,绕瑞京路一圈后,再到中门。”这位负责人说,也因为堵车,他好几次上班都迟到了。
而对于患者来说,他们更是希望越近越方便越好。“我们以前进入市医院,都是从急诊大楼前的门进去,比较方便,可是现在保安却拦住,死活不让进。家属还好,可是病人等不及,要知道进去的病人远远比出来的人要着急。”市民陈女士说。
不过,医院办公室主任张跃能说,市政府也已经注意到市医院的车辆通行问题,“已经有多个部门过来调研了,而且还不止一次”。他觉得,在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下,这些问题应该都能得到解决。
对于市医院进出车辆的管理,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读者拨打新闻热线电话0592-2056315,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记者 王龙祥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